第124章第124章排队排到下一个街口。……
回头对上爱德蒙得以洋洋的脸,就差在额上写着“快夸我!”丶“快夸我!”。
“你觉得怎样很好看吧!”
珍妮的喉咙一紧,微笑道:“很好看,很喜欢,在街上鹤立鸡群。”她问阿贝拉,“你也是这麽认为吧!”
爱德蒙又看向阿贝拉,後者的眼珠左右晃动了下,点肉如捣蒜:“当然,我觉得很……很有创意。”违心的阿贝拉好奇他是哪儿来的创意,忍不住问了句。
“我看了本童话故事。”
“童话?”这可是大仲马的世界,总不会有爱徒生吧!即使是安徒生,彼时也就十六七岁,不可能写闻名于世的安徒生童话,“谁写的?”
“佚名的,但写的非常的好。”爱德蒙多问了句,“你想看。”
珍妮想到爱德蒙对盗版《冰火》的赞不绝口:“以後再说。”
她抚摸着树桩样的柜子:“我们的受衆不是孩子,你确定这能有销量?”但现在改装也来不及了,珍妮只能祈祷老天眷顾自己。
“当然。”爱德蒙也不是傻子,一个在原着里把银行家丶国王的检察官耍的团团转的男人怎麽可能看不出珍妮的担忧,“你放心,孩子将是我们的重要客源。”
珍妮对此表示怀疑,琢磨着在杂志上多打广告,看能不能拯救一下。
而结果也是啪啪打脸。
诚如爱德蒙说得,孩子确是罐头店的主要客源,而且把罐头买脱销了。
开张的那刻,不少人凌晨就在店外候着,更有甚者还拿了板凳,或是让仆人替他排队。
珍妮和神父赶到罐头店的总部时,绵延到下一街口的队伍让她幻视高中毕业时去巴黎旅游想敲响圣母院的大钟,结果发现排队的绕圣母院两圈有馀,非常惊人。
“掐我下。”珍妮向阿贝拉伸出手臂,“让我确定是不是真的。”
“千真万确。”想被掐的何止阿贝拉。珍妮向她伸出了手,她则向神父伸出了手,“嘶嘶……”手背的痛感让她们确信自己出于真实世界。
但……
“为何能如此受欢迎?”因为是投资者,珍妮等人从後门进了筹备中的罐头店,里头的员工汗如雨下。
“这麽早?”昨晚干脆睡在这儿的爱德蒙擦了下汗。
珍妮向门口努了努嘴,夸张道:“我在店铺的对街都看不到门,你是用了什麽办法召到这麽多人。”虽然在罐头厂和罐头店的立项之初,他们的目标是工人,也有压缩罐头的成本以和军队签单,可在巴黎的商业街开罐头店,而且还是总部,受衆的可支配收入绝对不低,也就是所谓小资消费。
如此一来,罐头店总部的销量就打了折扣。不过对珍妮和爱德蒙而言,这些都是可接受的,他们也没指望靠罐头店总部的利润过活,这个店与其说是卖货,不如说是大展台,帮他们吸引能签大单的客户。
“你忘了,我是做渔获出身的,除了给商业街和政府提供新鲜渔获,还有一个重要客户。”爱德蒙神秘兮兮道,“学校!”
珍妮瞳孔一缩——对啊!他怎麽忘了学校。
现代的普通学校都有春游,而上点强度的私立学校肯定会有各种游学和夏令营丶冬令营。十九世纪的私立学校也不例外。相反,因为处于工业革命期和一战前的扩张时代,不少贵族丶富商的後代年少就被带去非洲丶亚洲以熟悉海外的家族生意。
饮食上的差异倒是其次,问题是长途跋涉和荒地的夥食已经不是难以下咽那麽简单。每年因痢疾而死的欧洲人比上个世纪多了不止一星半点。在此需求下,罐头成了最佳选择。
彼时的罐头因为高温杀菌的宣传而有较高的卫生口碑,和把美国大兵吃吐,反复出现在纪录片里的“鼠肉”罐头不可同日而语。
爱德蒙和珍妮也不是为赚钱不择手段的人。在起步之初,他们为罐头的卫生操碎了心,还从国外找了科学家来优化罐头的保存时间与密封性。
“所以你找曾经合作的学校推销了罐头?”
“事实上,我只送了几个罐头给学校的老师。”爱德蒙微微一笑,“老师们有访学的需求,吃了觉得味道不错还便于携带,于是推给名下的学生。学生们的家长要麽有商业旅行的需求,要麽有冒险的亲戚,抱着对老师的信任过来买点回去尝尝。”
“难怪要混圈子。”这就是人脉的力量。“可以开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