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丧尸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 第276章 病毒源头(第1页)

第276章 病毒源头(第1页)

第276章病毒源头

2024年10月25日。

云乡偏僻的小村落里,一座鸟笼落定,末日堡垒进入收尾工作。

林希白天和俞诗云一起验收工程,晚上被顾艺璇约打卡新开的餐厅,半夜撰写举报张铮的材料。

这段时间光围着那一家三口转了。

他们各自都不知道林希正分别和另外两位家人打交道。

林希的秘密举报信在陆未的推动下到了可靠的有关部门手里。

举报文件包含举报张铮秘密研究反生物病毒的信,还有病毒样本分析和初步的实验调查。

有关部门很快进行了相关检查工作,分两个方向进行——检查病毒的真实性丶调查张铮在国外的可疑行径。

由于事关重大,这些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

关于查验林希提供的病毒样本工作,有关部门派遣了首都生物科研院国家院士与林希秘密对接。

来人很是面熟,虽然重生後已经十二年未见此人,林希还是一眼认出了郭行远。

林希递交的举报信中有她做的病毒分析和其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

“据你所说,病毒来自于张铮教授,但张铮本人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郭行远已经做过相关验证,虽然没能得出病毒能让人丧失神智,并在失去生命体征的状况下继续“存活”的结论,但其本身对大部分生命体的破坏力已经得到证明。

对方既然问已经肯定了林希的举报内容,只是还有所质疑。

林希:“据我观察,张铮在国外时频繁出入迪城医疗中心和郊区秘密实验室,我怀疑张铮创造病毒的初衷与治病有关。这个得病的人很有可能是他本人。”

林希几辈子都和顾艺璇打过交道,没发现这人有明显的生病迹象,而且林希悄悄查探过,顾艺璇现在的病毒测验呈阴性。

林希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猜测,而这些猜测在後来有关部门的调查中也得到了验证——

早在2014年张铮曾提出改造出一种能麻痹大部分器官的病毒来拯救即将病死之人,预想的副作用有体温下降,失去一部分生理功能和感官,但能保留意识继续存活。

这个想法太过反生物,而且他所描述的病毒还没出现,即使出现也会是危险且不可控制的病毒,这个提案自然也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张铮没有太过执着于这个提案,似乎早就料到了结果。

相传当年曾有外国科研团队好奇这个提案拉拢过张铮,但被张铮拒绝了。比起这种需要付出极多但持续研究数十年都未必有结果的项目,他更愿意参加商业化的研究。

转折出现在两年後。

2016年,张铮停止了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和商业化对接活动,提出长期休假疗养。

那一年他确实去了很多国家,林希有印象,因为那一年的寒暑假顾艺璇的朋友圈很精彩。

而後张铮停留在了兰国,自此以後每年都会前往兰国一段时间。

有关部门调查到张铮在境外多地都有资産,张铮在国内的收入无法覆盖购置资産的消费。

张铮在境外的行踪非常隐秘,他几乎不住酒店,鲜少进出公共场所,连所去的迪城医疗中心也是会员制医院,外人难以进入。

有关部门调查境外信息也没有那麽容易,只从一些隐秘渠道得知,张铮最初进入迪城医院就诊的科室是脑科。

这个信息和林希的猜测串联上了,他得了严重的脑科疾病,是当时以迪城医疗中心的最高医疗水平也拯救不了病症。

于是他想起了先前的提案,恰好兰国科研团队对这个提案感兴趣。

他智商极高在病原学科研方面也有极好的天赋,只是急于求成,钻研精神不如宋恒。

可若是科研成果能救自己的命,超强的内驱力促使他沉下心研究。

病情不等人,他将自己作为实验主体,可以说丧尸病毒就是为他本人而生。

他确实靠与病毒共生活了下来,但病毒并不能适用于其他人。

郭行远:“兰国科研团队肯定发现了这一点。”

林希:“如果您是兰国科研团队领导人,从科研的角度来看,您会怎麽处理这个项目?”

郭行远扶了扶眼镜:“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生老病死是正常的过程,用病毒治病实则改变了自然规律,不可取。但从科研的角度来看,这个实验如果已经进行到了这个程度,在不以人为实验主体的前提下,可以继续观察研究,寻找改进方法。”

换做是宋恒,大概也会这麽做。

林希又问:“如果改进不了,病毒依然只适用于张铮本人这种有天然抗体的人,掌握病毒的人会怎麽做?”

郭行远眯了眯眼。

林希用口型比了个词语:“生化武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