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夜莺与神明同类型的 > 第86章(第1页)

第86章(第1页)

程明笃扔下了这句话之后,和冯霆驱车离开了,叶语莺这才长舒一口气。

今日她倒是没有撒谎,为了内测能成功举办,今早她就需要和丁楚、老吴他们开强度很高的内部会议,需要把呈现给公众的一代产品敲定好,好提早布置。

她能出现在公司的时间点还是以上午和晚上为主,下午需要见一些院方和康复中心的代表,看看能不能达成合作。

来到办公室时,丁楚和老吴,早已带着几个工程师,在会议室里等着了。

白板上,正是昨晚关于内测会直播流程的各种技术要点和风险预案的草图。

“好了,人都到齐了。”叶语莺将拐杖靠在墙边,没有坐主位,而是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没有半句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我们先来过一遍内测会的最终流程。从体验官的筛选,到现场的设备调试,再到直播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突状况,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任何纰漏。主要的时间会分配在产品预案上。”

此刻,会议正在进行,没有人再去想网络舆论的事情。

他们讨论着直播平台的带宽压力、现场医疗团队的配置,甚至连体验官上台的顺序和时长,都进行了推演和估计,还有一些可能的突状况的规避。

叶语莺思路清晰,对细节把控的程度到了可怕的程度。

她虽然面上不紧张,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内测是第一次亮相,他们不能出丝毫差错。

最后是重中之重,是大家一起敲定了关于外骨骼v1。o的所有技术预案。

散会后,外部工程师离开后,丁楚才把自己心里

思考很久的事情提了出来。

“老大,我稍微核算了一下试验成本,等赤杉的钱全部到账,也支撑不到下一个阶段,如果没有追加投资和新的投资人入场,资金链还是会断。”

叶语莺略微思忖了一下,“这问题我也想过,如果把所有资源全部投外骨骼,孤注一掷,最终还是能实现资金回流,但是时间线太长,而且高度依赖投资,我们之前开的副线产品完善一下可以试着投放市场,能让资金快回流的类型。”

她斟酌着说道,“我们应该平行考虑一下‘回声’。”

听到这个名字,正在低头看数据的老吴,也抬起了头,问道:“那个陪伴型aI?”

叶语莺说:“嗯,我基本已经把一些框架完善了,而且它不需要复杂的硬件生产和医疗审批,变现周期,也比外骨骼要短得多。”

那个名为“回声”的aI,是ashera的虚拟产品,是她在某个无法入眠的、被疼痛和思念折磨的深夜里,为自己创造出的。

她自己找数据训练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永不背叛的虚拟朋友。

丁楚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如果我们能先把它作为一个付费app推向市场,哪怕只是小规模的,也能为我们主线的研,提供宝贵的现金流和战略缓冲时间。而且,它能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可以让ashera的名字尽快被大众知晓。”

丁楚的商业嗅觉,无疑是敏锐的,从商业化的角度,这会给他们带来一些资金上可能性。

“在内测日之前,大家的主要任务是吧尽可能完善和测试,我会抽时间优化‘回声’,争取在内测日之后给你们试用。”

叶语莺最后说完这句,会议室里,再无异议。

*

内测会举办前夕,叶语莺万事俱备,所有的技术准备和流程预案,已经走完了确认阶段。

但是对法律文件还是有一些疑问,于是,她将合作律所的律师,约在了律所楼下的一家咖啡厅,进行最后的细节确认。

律所楼下的咖啡厅结构别致,室内安静雅致,室外则有一个巨大的露台,视野开阔,恰好用一道玻璃门,连通了隔壁那栋更高耸的、布满了各大金融机构Logo的甲级写字楼。

会议很顺利。当律师带着签好的文件离开后,叶语莺目送他离开的。

她拄着拐杖,独自一人,走到了露台的上看江上的行船。

被玻璃隔绝了寒冷的露台,仍然透着江城冬日的清冷。

她靠在栏杆上,看着远处车水马龙的金融区,注视着百越资本的大楼,甚至在想,程明笃是不是在那高得不能再高的顶楼办公的。

看着这栋大善,心中那份大战将至的紧张,被这片刻的宁静,稍稍地,冲淡了一些。

她正有些出神,身后那扇属于隔壁写字楼的玻璃门,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色羊绒大衣、身形挺拔的男人,正拿着手机,低声用流利的英文交谈着什么,随即挂断电话,端着咖啡,也走上了露台。

叶语莺没有在意,只当是某个金融精英。

直到,那个男人挂断了电话,转过身,目光随意地一扫,恰好,落在了她的身上。

四目相对。

两人,都愣住了。

“……叶语莺?”

林知砚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巨大的惊讶,但随即,那份惊讶,就化为了一个自内心的、带着些许欣喜的、清朗的笑容。

“还真是你。我刚才就觉得,这个背影很像。”

叶语莺毫不留情地打趣道:“这么多年没见,你能记得我的背影才怪。”

叶语莺的心,也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阔别多年的老友重逢,而被撞击得漏跳了一拍。

眼前的林知砚,早已褪去了所有属于高中时代的青涩,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神情沉稳,气质干练,举手投足间,是受过职场淬炼的自信与从容。

“你还记得我的名字吗?”对方走到跟前,淡声问道。

“林知砚,”她也笑了,那是一种见到故人时,最自然的反应,“好巧。”

“不巧,”林知砚笑着,走到她的桌边,很自然地拉开了对面的椅子,坐下,“我的公司,就在隔壁。倒是你,怎么会在这里?”

“来见律师。”叶语莺言简意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