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王大爷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孩子又多,眼看着几个孩子就要饿死了,他便一狠心将一个女儿给卖了。
卖这个女儿的原因也很简单,女儿不是儿子,不能传宗接代;年纪又小只会吃饭不会干活,留在家里只能是个累赘。
好在这个女儿的命不算太苦,居然被一户不会生育的知识分子家卖走,那家人对小女孩视如己出,家庭条件也好,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可卖了孩子的王大爷及老伴,就过的没那麽好了。他们到底接受了良心上的谴责,终日思念这个女儿,以至于王大爷的老伴早早就病死了。
後来,王家人还是找到了这个自幼被卖掉的女儿,只是她不肯原谅父母的所作所为,坚持不肯认亲。
王大爷病後,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最大的心愿就是见女儿一面,哪怕女儿当面骂他一顿也是好的。沈碧宁得知了王大爷的临终遗愿,就劝说王家的子女不管用什麽办法,都要将那个女儿找回来见父亲一面。
在王家人的努力下,女儿终于是来到了王大爷的病床前,喊了一声“爸”,并且表示不再怨恨他了。得到了女儿宽恕的王大爷终于是了却了平生心里最大的遗憾,虽说最终还是没能抵抗住病魔很快去世,但他走的时候都是笑着的。
这也是王家的子女齐聚一起,过来感谢沈碧宁的原因。
沈碧宁看着王大爷的几个子女,并没有从中发现那个被卖掉的女儿,于是心里有了清晰的答案。
可能那个女儿从来没有原谅过王家人,或者说她已经将血脉至亲当成了陌生人,无所谓原不原谅。
她只是心善,不忍心那个给了她生命的男人带着遗憾和愧疚离开人世,所以前去见了他一面。但是在她的心中,这些人根本不是她的家人,她对他们既无怨恨,也无感情。
不过是因为一件事大家聚在一起,等事情结束後又各奔东西,你不纠缠我我也不打扰你,大家就做血脉相连的陌生人。
而王家的子女也清楚这一点,他们并不强求大团圆结局,他们只希望父亲走的安心就好。
临走前,王家长子看着沈碧宁,感慨道:“沈医生,说句不中听的话,最开始有人介绍我们来这个科室找你帮忙,我们真的觉得对方是在开玩笑,甚至以为这是你们医院骗钱的新把戏。我们只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才勉强来找了你。可事实证明,是我们太无知太狭隘了。你的工作真的很有意义,甚至对于我父亲这种病人来说,你们的作用比那些为他开刀治病的医生还大。我知道现代医学仍旧有很多攻克不了的疑难杂症,很多的病是治不好的。在那些患者的性命无法挽救之际,就需要你们站出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完成他们临终的遗愿,让他们可以在人生最後的阶段,过的舒服一些,走的安心一些。你们工作的重要性一点不比别的医生差,他们是治病,你们是医心。在你身上,我懂得了什麽叫逝者安息,让生者释然。”
*
送走了王家的人,沈碧宁坐回自己的办公桌前,捧着刚泡好的香喷喷的咖啡,回想着王家长子最後的那番话,嘴角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真好,又是一个家庭在她的帮助下坦然的面对亲人的离世;又是一群人熟知丶了解丶尊重她的职业。
每一次,当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那些患了不治之症的患者後,看着他们安详平静的离开,看着他们的亲人坦然接受患者离世丶重新面对生活,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她的工作,乃至因为她而对她从事的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开始接受时……。她都会由衷的感慨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当初的坚持是正确的。
沈碧宁,是H市一所三甲医院的医生,只不过她不看病丶不开刀,她的工作是为那些身患绝症大限将至的患者服务。
她是一名从事善终服务的医生。
善终服务(Hospice)是一种为垂死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顾的服务观念,起源于英国,并在欧美及澳洲等地广泛推行。这项服务旨在通过缓解病人的不适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在临终前能够少受痛苦丶多享受舒适和尊严。善终服务不仅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还涉及心理丶社会和灵性等多方面的支持。
在欧美很多国家,善终服务的理念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并且相当的成熟,不仅有大量的医生从事这个行业,在整个社会也有着高度的认可。也就是说,那边的百姓很容易接受这一理念,认为善终服务也属于医疗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人也会愿意自己或者亲人在必要时接受善终服务。
当时在国内,这一行业起步比较晚,而且在发展初期的时候相当的不顺利。
国人讲究好死不如赖活,如果有一个人身患治不好的绝症,所剩的时日无多,而他的亲人不想办法为他治疗延续生命,而是找来善终服务,说要帮患者减轻不适完成心愿,让患者快活的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日子,再没有痛苦和遗憾的离世,死的时候还要坦然的面对死亡……
那麽这位患者的亲人怕是会身陷舆论的压力,被身边人的唾沫星子咽了。
沈碧宁从事此行业的时候,正好赶上互联网高度发展,国人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不再谈“死亡”色变,开始认为有质量的活着才叫生活,如果人活的太过痛苦,反倒不如适当的减少生命的长度,来换取生命的宽度。
所以她算是幸运的,入行以来并未遇到过太大的困难,善终服务这个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熟知并接受,工作的开展相较于前被而言,实在是顺利的太多。
她清楚,善终服务之所有有今天的局面,是无数的前辈努力换来的。她从入行的第一天就下定决心,要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一路狂奔下去,努力让更多的人认可她的职业。
为此,她没有一天松懈,用无数的心血换来了成果。每次在得到患者家属的感谢後,她都会由衷的自豪,并再一次肯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