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到没有给它们起过名字,既然第一顿饭是烤红薯,红薯别名地瓜,那就一个叫小地,一个叫小瓜吧。
全身黄色,脑门一个白色小圆点的叫小地。
另一个全身黄色,4只小爪子是白色的,就叫小瓜。
小瓜看起来稍大些,以後小瓜是哥哥,小地是妹妹。
擦完以後,我在火炕边坐着,看着他俩在火炕上爬来爬去,让它们自由放松一会儿。
之所以一直装在箱子里,是怕它们四处乱爬掉到地上。
又怕放到地上两个小家夥跌跌撞撞的,撞到火炉会烫伤。
可是现在眼睛已经好用了,自主意识也开始增强,一直关下去肯定不行。
我就去找来之前买的唯一一个狗笼子,在狗笼子一边放上狗窝,另一边铺满隔尿垫。
然後把两小只放进去,虽然狗笼子不算大,但对于它俩现在的体型来说,活动空间也足够了。
把狗笼子放在火炉不远的位置,两个小家夥趴在狗垫上的时候就可以烤火。
现在他们两个趴在毛茸茸的狗窝里,小爪子向前伸着,下巴搁在爪子上。
眼睛眯成一条缝一张一合的,舒服的简直昏昏欲睡。
是你们两个走运,跟了我真是有福了。
不仅小狗长大,其实小鸡也长大了。
它们已经长出灰褐色的羽毛,不再是完全毛茸茸的样子。
我不忍心把它们放到养殖房里。
毕竟跟了我好些天了,直接放进养殖房,不在我眼皮子底下,我会有些担心。
但是小鸡长大,排泄物就会变臭,一直放在卧室里也不是办法。
即使再不忍心,我还是选择先把养殖房的火炉点起来。
养殖房的火炉和东屋的火炉一样好烧,火苗噌噌往上窜,很快就把整个屋烤得热乎乎的。
等整个屋子热起来,我把小鸡们都拿到养殖房,一个一个放进阳面的鸡窝里。
我想看看它们能不能适应这里,如果不能适应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再把它们带回东屋。
小鸡们进了鸡窝後,一个个兴冲冲地在里面撒欢儿。
东瞅瞅西看看,一会儿看看纯木的鸡窝,一会儿去发酵床上用爪子刨来刨去。
可能在地里刨食是鸡的天性,一个个越刨越起劲,小脑袋埋在发酵床里不知道在啄什麽。
“哼!小没良心的!”我忍不住冷哼一声。
养了这麽多天,结果搬到养殖房,一个个这麽高兴。
完全不记得老母亲天天在箱子里喂养它们的场景。
不过这也不怪它们,被圈了这麽些天,突然放出来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任谁都高兴。
既然小鸡可以适应,那以後就直接留在养殖房吧。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快到中午了,大雪纷飞的第一天自然要给自己多做些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