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乱炖和锅抡儿
将茄子,西红柿和土豆切成麻将块大小,将豆角也掰成小段。
拿出一块鲜猪腿肉,切成薄薄的肉片,再准备一些葱花蒜末,然後开火。
在铁锅中倒些油,炒香葱花蒜末,倒入薄薄的肉片一起炒。
肉片炒至断生,将各种蔬菜全部倒入锅中一起翻炒。
等炒出香味後,倒入一点生抽激发出香味,加入没过蔬菜的温水。
再放些盐和鸡精调味,就可以等着煮熟出锅了。
将白面倒入多一些的水,和成黏糊糊的面糊。
锅里的菜炖煮一会儿快熟的时候,把手沾上清水,挖起一大块面糊糊快速地顺着锅边一抹。
将所有的面糊,全部抹在锅里,正好抹了一圈。
抹的时候要注意往下一点,最好面糊底部的边边可以浸泡在汤里。
这样熟了吃的时候,浸在汤里的那一块就会特别软和,而且非常入味。
:。
我们这边管这叫锅抡儿,意思是在锅周围抡一圈面糊。
锅抡儿可以用各种面做,我感觉白面的最香,可我爸妈以前更喜欢吃荞麦面,在姥姥家还吃过玉米面的。
只能说口味各有千秋吧,不管什麽面,浸在汤汁里的那一部分就是精华。
锅轮儿和锅贴的区别在于,锅贴的面要用酵母醒发过後贴在锅边,口感吃起来更像是馒头或者发面饼。
而锅抡儿是不需要醒发的,直接用面糊糊就行,吃起来的口感更像是老北京卤煮里的面饼,只不过比面饼多一面硬硬的锅巴。
或许别的地方也有这种做法,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坐在竈坑边一边烤火,一边往里扔两个地瓜。
小地陪着我趴在竈坑边,我一边顺着它的毛,一边和小地说着悄悄话。
无非是一会儿多给它吃点肉,告诫小地要长个心眼儿,它的丈夫不一定是好人之类的。
小地应该听不懂,但总是很给面子,亮晶晶的眼睛盯着我的脸。
等铁锅里发出滋滋啦啦类似于油炸的声音,这个时候让菜出锅就是最完美的。
将铁锅盖敞开,伴随着哗啦一声,这是锅盖上的蒸馏水掉在铁锅上发出来的。
每当我敞开锅盖之前,小地都会跑得远远的。
估计是哪次掀锅盖的时候没注意,上面的蒸馏水袭击了它,所以现在一看见锅盖打开就会躲起来。
锅盖一敞开,香味四溢,失踪的小瓜和小三小四也就冒出来了。
四只狗狗挨挨挤挤地坐在一起,眼神齐齐的盯着锅里。
我一手拿铲子,一手拿菜刀。
先用菜刀在锅抡儿上下刀,把锅抡儿割成巴掌宽的大小。
割完後,锅抡儿仍然牢固地贴在锅边。
用铲子轻轻从底下往上铲,把一块块锅抡儿铲到盘子里。
所有的锅抡儿都铲出来後,再把菜迅速翻炒几遍,然後盛出放在大碗里。
这时候在锅里添一瓢水,不添水的话,等吃完饭锅里就都是干巴巴的锅巴了,又糊又不好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