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建虽然缺乏战略眼光,胆子也不够大,但办事稳当、细致,是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
正因为如此,尽管赵立春对他缺乏全局思维一直不太满意,仍然把他留在身边——用起来太顺手了。
刘新建第一时间整理好了相关资料。
赵瑞龙忍不住问:
“你为啥非要找那些劳模先进?”
祁同伟坦率回答:
“我们要找的是真有本事的人,不是混日子的。”
“能评上劳模先进,那手艺不过硬是不可能的。”
赵公子皱眉:
“这些人,不是各个单位的宝贝疙瘩吗?”
祁同伟直言不讳:
“在正常运作的工厂里,他们当然是香饽饽。”
“可咱们如果把这些人招来,那待遇肯定普普通工人强。”
“不过我让你找的,不是正常运作的工厂,而是那些快要倒闭的企业。”
此时,全国范围内的东大系企业正经历第一波倒闭潮。
敞开国门看世界的苦涩,正一点一点显现出来。
这种苦涩,一直延续到新千年的头十年。
越是在经济繁荣的地区,这种苦涩越能被深切体会。
越是经济达的地方,这种感受就越持久深刻。
看世界的过程,是一场持续承受痛苦并做出调整的过程。
赵公子根本没想过自己会经历怎样的人生起伏。
他没那个脑子!
幸好赵瑞龙现在跟着祁同伟干,即便赵立春不提,赵瑞龙也觉得跟着祁同伟干有奔头。
不是因为觉得祁同伟将来仕途光明——那太遥远了。
成熟的政治体系,从来都是老人掌权。
不说别的,光是米国的总统,今年都七十六了。
赵瑞龙跟着祁同伟,已经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他对做官没兴趣,但对捞钱特别上心。
跟着祁同伟,有油水可捞!
这让他铁了心,要继续跟着祁同伟干下去。
赵瑞龙开口问:
“名单上的这些人都是先进工作者,各种荣誉拿到手软,哪怕企业出了问题,他们依然是核心骨干。”
“咱们真能把这些人挖过来?”
赵公子觉得这事不容易。
祁同伟解释说:
“一个组织或团体刚起步的时候,要任务就是扩张,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工厂为例,工人的位置好安排,各种福利保障也都能跟上。”
“那时的中坚力量,自然就是这些劳模和标兵。”
“但当组织过了扩张期,就会追求一个词——稳定。”
“这个时候企业流程已经趋于稳定。”
“像初创时期那种人才快成长的情况,基本看不到了。”
“想成为中坚力量,只能靠年头慢慢熬。”
赵公子皱眉:
“这么麻烦?”
“我听米国那边,好像只要有本事就能出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