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人间烟火故事集锦 > 第75章 病床上的任命书(第2页)

第75章 病床上的任命书(第2页)

“赵校,您看这报表……”李会计硬着头皮把审计表递过去,话刚出口,就被沈秀兰端来的一盘山药糕打断了。“李会计,尝尝这个,是咱们学校门口张婶做的,她听说赵校病了,特意做了送过来,说山药补脑子,吃了能恢复记忆力。”沈秀兰往赵文博嘴里塞了块,眼神里的警告像根细针,扎得李会计赶紧把话咽了回去,“您也吃,别光看着我们。”

赵文博嚼着山药糕,突然眼睛一亮,像想起了什么大事:“我想起来了!上周的教师例会,我还没安排下周的家访呢!”他的手在床单上比划着,像在写名单,“张红老师负责东边的社区,那边学生多;老周去西边,他路熟;小林年轻,就负责北边的新小区,那边有几个转学来的孩子,得多关心关心……”

“又说工作!”沈秀兰赶紧把他的手按住,指甲轻轻掐了下他的掌心,提醒他别激动,“医生说了,你现在最要紧的是休息,脑子不能想太多!你再这样,我就把你藏在枕头底下的教案全烧了,看你还怎么惦记!”她的声音说得狠,眼泪却没忍住,掉在赵文博手背上,烫得他一哆嗦,赶紧闭了嘴。

等所有探病的人都走了,沈秀兰从床底拖出个旧纸箱,箱子上还印着“粉笔”的字样,是学校以前装粉笔用的。她打开箱子,里面全是赵文博的宝贝:泛黄的教案本,有的纸页都脆了;学生送的贺卡,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小人,写着“校长爷爷身体健康”;还有一支磨得亮的红钢笔,是他刚当老师时买的,用了三十年了。最底下压着张诊断书,日期是三个月前,比赵文博告诉所有人的时间早了整整一个月——他怕大家担心,一直瞒着。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啥?”沈秀兰把诊断书放在赵文博面前,上面被他涂的黑团已经被眼泪泡得涨,字迹都模糊了,“医生跟我说了,你最多还有半年时间。我不想让你最后这点日子,还被工作熬着、累着,咱就安安静静的,好不好?”

赵文博的手指在诊断书上摸了又摸,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点痰音,却很开心:“秀兰,我当校长不是为了那点头衔,也不是为了工资。你忘了?我刚当老师的时候,就在这个县,孩子们跟我说‘老师,我想考大学’,从那时候起,我就想陪着他们。在学校里,看着孩子们读书、笑,我才觉得自己活着,活得有劲儿。”他从枕头底下掏出个旧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立刻传来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赵校长,您快点好起来呀!我们还想听您讲李白的故事!”“校长,我这次数学考了o分,等您回来我给您看!”

沈秀兰的哭声突然在病房里炸开,像场迟到的暴雨,压抑了太久,终于忍不住了。她突然想起赵文博刚当校长那年,学校要盖新教学楼,没钱,他就骑着辆旧自行车,跑遍了全县的企业拉赞助,有次喝醉了,躺在工地的水泥地上,怀里还揣着孩子们画的教学楼设计图,上面用蜡笔画满了窗户和笑脸。那时候他就说,要让孩子们在最好的教室里读书。

第四节:空白的任命书

教育局的人事任命公示贴出来那天,天出奇的好,阳光暖融融的,赵文博的精神也突然好了很多,说话都比平时清楚。他让沈秀兰扶着他去学校,紫藤萝的花瓣落在他的白上,像撒了把碎雪,轻轻的,不沾身。

公示栏前围满了老师,大家都低着头小声议论,张红的名字在“代理校长”那栏用红笔标了出来,格外醒目。林晓站在最边上,眼圈红红的,手里的教案本翻开着,正好是第页的《行路难》,上面有赵文博昨天补的注释:“孩子们,别怕困难,老师会陪着你们,一起‘直挂云帆济沧海’。”字迹歪歪扭扭的,却看得人心里暖。

“赵校!”张红突然转过身,手里的任命书被风吹得“哗哗”响,像在哭,“这位置我坐不稳,也坐不住。学校是您一手带起来的,孩子们也认您,还是您来……”

赵文博摆了摆手,手背输液留下的针眼连成了串,青紫色的,看着让人心疼。“张红,你是个好老师,有耐心,对孩子好,能当好这个校长。”他的声音突然清晰了些,不像平时那么哑,“我教你怎么当校长,就三句话:第一,每天早上站在校门口,跟每个孩子问好,记住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什么;第二,每周去食堂吃一次饭,尝尝他们的菜咸不咸、饭热不热,别让孩子吃冷饭;第三,每月找三个学生聊天,不管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他们说心里话,知道他们有啥难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话突然断了,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脸色瞬间白了。沈秀兰赶紧给他顺气,拍着他的背,却看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塞到张红手里:“这里面是我攒的私房钱,不多,就五千块,你拿着给孩子们买课外书,别记在学校账上。”信封边角磨得毛,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给孩子们的书钱”,墨迹叠了好几层,显然是写了又描的。

张红捏着信封,指尖传来纸币的厚度,突然想起上周财务审计时那笔“说不清去向”的助学基金——数额正好五千块。原来赵校根本没让公款私用,是他自己掏了腰包,怕孩子们因为没钱交学费辍学,又不想声张。眼泪“啪嗒”掉在任命书上,把“张红”两个字晕成了团蓝雾,她哽咽着说:“赵校,这钱我不能要,学校有经费……”

“拿着。”赵文博的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持,“经费要花在刀刃上,盖操场、修门窗都要用钱,孩子们的书钱,我来出心里踏实。”他抬头望向教学楼,正好看见几个孩子趴在走廊栏杆上冲他挥手,小胳膊挥得像小旗子,“你看,他们多盼着有新书看。”

王局长带着医生匆匆赶来时,赵文博正坐在操场的看台上,沈秀兰给他垫了件外套当靠垫。阳光洒在他脸上,皱纹里盛着温柔的光,像晒透了的棉被。“文博,该回医院了,医生说不能在外头待太久。”王局长的声音涩,手里攥着张空白任命书——原本是准备正式任命张红为校长的,可此刻看着赵文博的样子,这张纸突然变得毫无意义。

“让我再看会儿。”赵文博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节奏轻快得像在给孩子们打拍子,“你听,孩子们的笑声多好听,比任何任命书都管用。”他的目光扫过教学楼顶的五星红旗,风把旗子吹得猎猎作响,像团燃烧的火,“这学校不是我的,是孩子们的,谁对孩子好,谁就是好校长。”

医生给赵文博做紧急检查时,从他口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条,是用铅笔写的,字迹歪得快认不出:“我不请病假,也不辞职,我是孩子们的校长,直到最后一天。”落款日期是他住院的第一天,纸边被反复摩挲得亮,显然是被他拿出来看过无数次。

沈秀兰看着纸条,眼泪又忍不住了。她想起赵文博住院后,每天都要让她读学校的新闻,听她讲孩子们的趣事,哪怕有时候记不清事情,只要听到“学校”“孩子”这两个词,眼睛就会亮起来。原来他从来没打算离开,哪怕躺在病床上,心也一直守在学校里。

第五节:永远的校长

赵文博去世那天,县医院的紫藤萝落了满地,像铺了层紫色的地毯。全校的孩子们都戴着小白花,手里捧着自己画的画——有的画着赵校长在讲课,有的画着他陪大家踢毽子,还有的画着他给流浪猫喂火腿肠,画纸边缘被眼泪打湿,皱巴巴的。

六年级的毕业生把刚领到的毕业证书放在他的灵前,每张证书背面都多了行歪歪扭扭的字:“校长,我们会带着您的期望,继续‘长风破浪’。”班长李萌萌哭着说:“赵校长答应过,要给我颁‘三好学生’奖状的,我现在拿到了,他却看不到了……”

张红在整理赵文博的遗物时,现了本深蓝色封皮的日记,封面上贴着张孩子们送的贴纸,是只咧嘴笑的小熊。最后一页的字迹已经很潦草了,却写得格外认真:“当校长不是管别人,是服务别人;不是命令别人,是带领别人。如果病好了,我想教一年级,从‘a、o、e’开始教起,那才是教育的根——看着孩子们从认第一个字开始成长,比签任何文件都开心。”

沈秀兰把赵文博的教案、课本和那支旧红钢笔都捐给了学校图书馆,在角落设立了个“文博角”。书架上摆着他用过的教参,扉页上写满了批注;墙上贴着孩子们的感谢信,有的还画着和赵校长的合影。每天放学后,都有孩子在“文博角”看书、写作业,林晓会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义务给他们辅导功课,像赵文博当年在办公室里做的那样。

半年后的教师节,新教学楼前立了座雕像。是赵文博的样子:穿着洗得白的校服外套,手里拿着本翻开的课本,书页上清晰印着《行路难》的诗句,脚下还蹲着只小猫——那是学校里的流浪猫,赵文博以前总给它带猫粮。揭幕仪式上,张红握着话筒说:“最好的校长,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签文件的,不是名字写在任命书上的,是活在孩子们心里的,是能让孩子们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赵校,您永远是我们的校长。”

沈秀兰站在雕像前,把一束刚摘的紫藤萝放在底座上。花瓣落在“赵文博”三个字上,轻轻的,像他以前拍孩子们头时的力道。风穿过教学楼的走廊,传来孩子们齐声朗读的声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声音清亮,飘得很远。

沈秀兰突然笑了,眼泪却还在掉。她知道,赵文博其实从未离开——他变成了“文博角”里的每一本书,变成了雕像手里的课本,变成了孩子们嘴里的诗句,变成了这所学校里每一份温暖的回忆,继续当着孩子们永远的校长。

喜欢人间烟火故事集请大家收藏:dududu人间烟火故事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