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兵王传奇 > 第68章 梅骨映月守长安(第1页)

第68章 梅骨映月守长安(第1页)

第六十八章:梅骨映月守长安

一、秋染边城:粮囤满仓话丰年

寒川关的秋来得早,一夜秋风就给城外的麦田镀上了金。萧彻拄着桃木拐杖站在田埂上,看着老周叔的儿子带着农户们收割麦子,麦穗沉甸甸的,压得麦秆弯了腰。拐杖顶端的梅花纹被岁月磨得温润,是苏雪去年亲手刻的,握在手里,还能想起她当时指尖的温度。

“萧将军,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还多两成!”老周叔的儿子扛着一捆麦子走过来,脸上满是笑意,“账房先生算了,粮仓能装得满满当当,就算冬天雪大,也不愁粮食了。”

萧彻点头,目光扫过远处的村落——去年安置流民的南坡村,如今已是炊烟袅袅,家家户户的院墙上都挂着晒干的玉米和辣椒。他想起四十年前刚到寒川关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流民们啃着树皮过日子,如今却能有这样的丰年,心中满是欣慰。

“把新收的麦子留一部分,给学堂的孩子们做麦饼,再给北境的白狼部送些过去。”萧彻轻声说道,“去年草原遭了雪灾,他们的粮草怕是不够。”

“好嘞!”老周叔的儿子应声而去,脚步轻快。

这时,苏雪提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是刚做好的杂粮饼,还冒着热气。她穿着淡紫色的襦裙,外罩一件浅青色夹袄,间的玉簪沾了麦芒,却依旧衬得眉眼温柔。“刚从织毯坊过来,给你带了些吃的。你在田埂上站了一上午,肯定饿了。”

萧彻接过饼子,咬了一口,杂粮的清香混着麦香在舌尖散开。他拉过苏雪的手,现她掌心的薄茧又厚了些——是最近教妇女们织新花纹磨的。“织毯坊的新地毯怎么样了?波斯商人那边有没有消息?”

“快织好了,”苏雪坐在田埂上,拂去裙摆上的草屑,“阿里说,波斯的贵族很喜欢我们的‘梅菊纹’地毯,已经订了二十块。等这批织完,我们就派人送过去,顺便看看波斯的织毯技艺,说不定能学些新东西。”

萧彻点头,看着苏雪的侧脸。阳光洒在她的白上,像撒了层碎银,却比任何珠宝都让他心安。四十年了,他们一起守着这座城,从青丝到白,从战火纷飞到太平盛世,从未分开过。

二、学堂新事:稚语藏心承守护

午后的学堂里,孩子们正在读书,朗朗的读书声飘出窗外,与田埂上的收割声交织在一起。萧彻走进学堂时,先生正带着孩子们读《诗经》,小墨坐得最直,声音也最响亮,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萧将军来了!”孩子们看到萧彻,都兴奋地围过来,小墨更是拉着他的衣角,叽叽喳喳地说:“萧爷爷,我们今天学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先生说,这就是您和苏奶奶守护寒川关的样子!”

萧彻笑着摸了摸小墨的头,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里面是他四十年前的战报,还有苏雪画的寒川关地形图。“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讲讲四十年前,我们是怎么守住寒川关的。”

孩子们围坐在萧彻身边,眼睛亮晶晶的。萧彻翻开小册子,指着上面的地形图,缓缓开口:“那时候,黑风部的骑兵围着寒川关,粮草断绝,城墙上的士兵连饭都吃不上。我带着三十名士兵,趁夜从密道出去,用断云剑劈开敌军的粮仓,不仅抢回了粮草,还烧了他们的马厩……”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阿朵攥着小拳头,小声说:“萧爷爷好厉害!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守护寒川关!”

“不止是守护,”苏雪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画纸,“还要让寒川关变得更好。你们看,这是阿里送的波斯画笔,今天我们上画画课,画你们心中的寒川关,好不好?”

孩子们欢呼起来,接过画笔和画纸,认真地画起来。小墨画的是“断云剑护城”,阿朵画的是“织毯坊的妇女们”,还有个叫阿明的孩子,画了“各族商人一起做生意”,画面上,中原商户、西域商人、波斯商人笑着站在一起,手里拿着丝绸、香料和地毯。

萧彻看着孩子们的画,眼眶微微热。他知道,这些孩子就是寒川关的未来,他们心中的“守护”,早已不是当年的刀光剑影,而是让所有人都能安稳生活、和睦相处——这才是他和苏雪守了四十年,最想看到的样子。

三、商道风波:青锋出鞘护通途

入秋后的商道格外繁忙,西域商队的驼铃声、中原商户的马车声、波斯商人的交谈声,每天都在城门口回荡。阿瑶按照萧彻的吩咐,加强了商道的巡逻,确保商队安全。

这天,阿瑶带着士兵巡逻到黑风部旧营地附近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她连忙示意士兵隐蔽,只见一队蒙面人骑着马,朝着波斯商队的方向疾驰而去——那是阿里带领的商队,正要将“梅菊纹”地毯送往波斯。

“不好,是马贼!”阿瑶低喝一声,拔出腰间的“青锋”剑,带领士兵冲了出去。蒙面人见有人阻拦,也拔出弯刀,朝着他们砍来。阿瑶的剑术精湛,“青锋”剑在她手中像一道银色的闪电,很快就砍倒了几个马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贼领见势不妙,想要绕开阿瑶,去抢商队的货物。阿瑶眼疾手快,纵身一跃,挡在他面前,剑尖直指他的喉咙:“住手!寒川关的商道,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