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在线阅读 > 第94章 各方算计(第1页)

第94章 各方算计(第1页)

田国富履新汉东省纪委书记后的第一把火,烧得精准且迅猛

——他以雷霆之势启动省纪委班子改组,将“清理门户”作为立足汉东的要任务。

在他看来,纪委作为监督执纪的核心力量,绝不能藏污纳垢,更不能留有任何可能被渗透的缝隙。

从调整核心科室负责人到梳理内部工作流程,每一步都围绕“筑牢大本营”展开,他要确保这支队伍绝对忠诚、绝对可靠,为后续的硬仗扫清内部障碍。

当省纪委的运转彻底步入正轨,田国富的脚步开始迈向汉东各市。

他的考察调研带着鲜明的“双重面孔”。

明面上,他逐一检查地市纪委的工作台账,听取反腐专项汇报,强调“压实基层监督责任”。

暗地里,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赵家势力”的蛛丝马迹上

——从国企项目的异常审批,到干部任免中的违规操作,再到隐蔽的政商利益链条,每一个细节都被他记入随身的调研笔记。

他心里有个明确的时限。

必须在沙瑞金到任汉东前,完成这份“赵家势力分布图谱”,为新省委书记的决策提供最关键的情报支撑。

这份紧迫感背后,是田国富对自身使命的清醒认知。

他深知,此次调任汉东并非简单的职务变动,而是老领导寄予厚望的重托。

肩上的担子不仅关乎汉东的政治生态,更直接牵动着自己的仕途前程。

每一次深夜整理调研数据,每一次与线人秘密接触,他都紧绷着一根弦,这件事容不得半点差错,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田国富的异常行程,没能逃过高玉良的眼睛。

这位汉东政坛的“老狐狸”从地市纪委频繁上报的动态里,从田国富绕开常规路线的调研轨迹中,隐约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但他只是不动声色地在办公室里泡上一壶茶,对身边人提及此事时,也只淡淡一句

“各司其职罢了”。

在高玉良看来,田国富的动作无论指向何方,只要不触及自己的核心利益,便没必要主动介入。

坐看这场政坛风云起于青萍之末,或许反而能看清更多隐藏的棋局,这对他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当汉东政坛的暗流在各市涌动时,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世界里,只有“光明区”这一个核心坐标。

他对田国富的调研轨迹、高玉良的观望姿态毫无兴趣,所有精力都像被磁石吸附般,牢牢锁定在这个承载着京州未来的项目上。

此刻,项目用地规划已尘埃落定,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攻坚战

——从拆迁安置到工程招标,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他的节奏推进,容不得半分拖沓。

对于京州市公安局局长祁同伟,李达康的印象还停留在对方刚上任时的那次汇报。

彼时祁同伟态度恭敬,将工作规划说得条理清晰,但自那之后,两人便鲜有交集。

市里的常规会议,若没有明确要求“一把手”参会,祁同伟总会派副局长代为出席。

日常工作中,也极少主动向他汇报公安系统的动态。

在李达康眼里,自己与祁同伟更像“不得见的街坊”,同在京州官场,却各自循着不同的轨迹运转。

如今“光明区”项目进入最关键的攻坚期,李达康才真正意识到京州市公安局的重要性

——维持施工秩序、处理拆迁纠纷、保障周边治安,每一项都离不开公安部门的配合。

虽说有省厅的赵东来可协调,但他心里清楚,祁同伟就是高玉良安插在京州的一枚钉子,“自己地盘上的人,还是听话才最省心”。

他对祁同伟并非毫无了解,多年前当秘书时便知道此人。

有能力,会办事,但也太拧了!

“先试试吧。”

李达康在心里做了决定。

他知道祁同伟是高玉良的得意门生,背后连着汉东政坛的另一股力量,若是把关系闹僵,难免会给“光明区”项目添堵。

眼下最重要的是推进项目,至于祁同伟是否真能“听话”,他打算先抛出橄榄枝,再看对方的反应

——毕竟在他的“光明”蓝图里,任何可能阻碍进度的因素,都要谨慎处理,不能轻易撕破脸。

夜色中的山水庄园,汉东厅包厢内灯火通明,酒气与笑声交织成一张隐秘的网。

赵瑞龙一系的核心人物围坐酒桌,副市长丁义珍满面红光地举杯,身旁的山水集团高管笑意盈盈,而大风厂厂长蔡成功则端着酒杯,眼神里藏着难以掩饰的焦灼,在推杯换盏间显得格外局促。

“蔡厂长,你尽管放心!”

丁义珍放下酒杯,拍着蔡成功的肩膀笑眯眯地开口,语气里满是笃定,道

“山水集团是咱们省排名前五的大企业,你又是光明区数得着的能人,就你那点借款,在这儿根本不算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