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在线观看 > 第26章 枯木逢春(第1页)

第26章 枯木逢春(第1页)

o年代初的汉东省官场,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对于祁同伟这类,尚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干部而言,个人仕途的起伏,在省级权力格局的震荡面前,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涟漪

——真正的风暴,正围绕着年的省长之位悄然酝酿。

时任省长即将到龄退休,这一空缺,瞬间点燃了汉东高层的竞争战火。

最具竞争力的两大候选人,一方是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赵立春,另一方则是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群峰。

两人资历相当、根基深厚,围绕省长宝座的较量,从最初的私下试探、人脉运作,迅升级为公开的实力对决,赵立春凭借京州“省会优势”,频繁以“改革先锋”姿态亮相,高调汇报城市展成果。

梁群峰则依托政法系统与地方地市的支持,暗中串联老干部,强调“稳健治理”的重要性。

一时间,汉东各级部门人心浮动,干部们或明哲保身、或暗中站队,官场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博弈气息。

这场“龙争虎斗”的结局,最终由“政绩”一锤定音。

赵立春在京州市委书记任上,以“敢闯敢干”的强势风格,推动大刀阔斧的改革,招商引资、城市基建齐头并进,京州gdp增连续数年领跑全省,恰好契合了当时全国g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大方向。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赢得了中秧的认可,最终如愿登顶省长之位。

败下阵来的梁群峰深知,官场一步落后,便可能步步被动,自己再进一步已是奢望。

作为与赵立春缠斗多年的老对手,他比谁都清楚这位新省长的性格,进取强势的背后是刚愎独断,“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口号下,藏着任人唯亲的私心,更关键的是,此人记仇,且睚眦必报。

不久之前生的“陈岩石事件”,更印证了梁群峰的判断

——前几年,赵立春在酷暑天,躲进招待所空调房办公,被时任京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陈岩石,在班子会议上公开批评,逼其作了检讨。

赵立春上任省长后,当即以“平调”名义,将陈岩石调任省检察院,任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看似级别未降(仍为正厅),实则将其调离了掌握实权的公安系统核心,逐步边缘化,甚至在陈岩石退休申报副部级待遇时,赵立春也暗中作梗,使其未能获批。

陈岩石的遭遇,让梁群峰深感危机,一旦自己退休,失去权力庇护的梁家,在汉东将难有立足之地。当务之急,是培养能延续家族势力、制衡赵立春的“接班人”。

经过多方筛选,汉东大学政法系教授高玉良,进入了他的视野

——汉东大学政法系素有汉东官场“黄埔军校”之称,高玉良作为学界权威,门生遍布政法系统,根基扎实,更重要的是,他属“体制外起步”,政治底色相对干净,没有复杂的派系牵扯,便于塑造为“自己人”。

一场各取所需的政治联姻就此达成,高玉良渴望告别讲台、跻身官场核心,梁群峰则需要借助其人脉与潜力巩固势力。

在梁群峰的全力运作下,年底,高玉良被正式任命为汉东省、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

这一任命,不仅标志着高玉良从政之路的开端,更意味着汉东官场悄然形成了“赵立春主政、梁群峰布局”的微妙平衡——而这场围绕权力的谋划与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任凭汉东官场翻涌变幻,与红山乡司法所的祁同伟毫无干。

司法所的办公室里,吊扇吱呀转着,祁同伟伏在木桌上写工作总结,手边的搪瓷缸子冒着热气,泡的是本地产的粗茶。

“真是不容易,这二十多年来,就数今年最省心!”所长王茂英叼着烟,看着祁同伟的背影感慨。

自打祁同伟来所里这两年多,王茂英算是彻底放了心。

从一开始带着他跑村入户,到后来陪着处理纠纷,再到如今彻底放手

——但凡乡里村里闹矛盾、起争执,祁同伟都主动往前冲。不管是什么麻烦事,到了他手里,总能把道理掰扯明白,既不偏帮,又得人心,最后双方都心服口服。

现在整个金山县,谁不知道红山乡司法所有个“祁大学”?

不光本乡的事找他,周边几个乡遇上难啃的“硬骨头”,还常来借人。看着外乡干部赔着笑脸来请祁同伟,王茂英心里别提多得意。

(这金疙瘩咋就落到我这儿了?真是老天眷顾!)

祁同伟听着王所长的心里话,嘴角悄悄勾了勾。

啥事到了他手里,只要听一听纠纷双方的心声,摸透他们的真实心思,再结合自己在大学学的那套法理知识,处理起来自然游刃有余。

正想着,办公室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乡政府的吴干事满头大汗跑进来道

“祁大学!快!省政法委来电话找你!”

一旁的王茂英闻言,也是惊讶不已。祁同伟更是心里犯嘀咕,省政法委?打电话来找自己干嘛?他跟着吴干事,快步往乡政府办公室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拿起听筒,他沉声应道

“喂,你好,我是祁同伟。”

“同伟啊,最近怎么样?基层工作还顺利吗?”电话里的声音亲切道。

祁同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语气瞬间激动道

“高老师!原来是您!我还以为是谁呢!您这是高升了?恭喜您啊!”

一旁的吴干事耳朵尖,听见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暗自感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