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鹅毛大雪就下了起来。
沈昭是被半夜冻醒的,叫醒守夜的小丫头,又加了一床被子才睡下。
“外头下了好大的雪。”汀兰说着,指挥小丫头往碳盆里加碳。
沈昭从床上起来,小丫头侍候着更衣的功夫,她就觉得冷。
“这还没十二月,就冷成这样,今年冬天得多冷。”
说话间,沈昭穿好家常皮袄,依然觉得冷,索性披上斗篷。
汀兰推开窗户,冷风灌进来,沈昭看一眼窗外,顿时惊呼出来,“一个晚上而已,这雪竟然有两尺厚。”
“还在下呢。”汀兰说着,“婆子早起就开始打扫了,不然更厚。”
沈昭突然想到,对小丫头道,“去叫管事来。”
小丫头赶紧去了,汀兰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管事来的很快,沈昭吩咐道:“今年天气古怪,家里的碳火粮食一定储备够,情愿多买些,也绝不能缺。”
“通知针线上的人,府里所有下人的冬衣都多做一套,被子也多准备些。”
“姑娘宽厚。”管事笑着说,“姑娘放心,府里过冬的东西都是够的。有公子在,缺了谁的,都缺不了姑娘的。”
蓝玉手下商行,别人买不到的货,他都能搞到手。
更何况是生活用品这些基本物资,冬天天再冷,也缺不了三房的炭火。
“小心驶得万年船,自家东西准备齐些,也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沈昭说着。
不能总是去麻烦蓝玉,尤其是基本生活物资。
她有预感,这个冬天不好过。
“姑娘放心,我这就去采买。”管事说着,又想到另外一件事,“碳火是要多备些,万一……来借,多备些都宽裕。”
三房不是独居,大房,二房,还有沈老太太。
冬天天冷时,没有炭火是能冻死人的。借钱可以不借,紧急情况下借生活物资,若是不借,很容易引起冲突。
情愿多备些,有备无患,也不想因为几两银子的碳火闹出事来。
“还是你考虑周到。”沈昭说着,“只管在账本支银子,都多买些。”
“是。”管事应着,这才离开。
大雪又下了一整天,沈昭在廊下坐了会,本想赏雪的,但实在太冷,也就算了。
沈昭心里担心沈愉,她身体弱,最怕这样的寒冬。
管事干活利索,也是因为蓝玉手下有商铺,采买东西十分方便。
食物多了一倍,碳火是往年的四倍。就是天气再冷些,这个冬天也足够了。
物资全部入库需要几天,管事先把账本清单拿过来,请沈昭过目。
冬天天黑的早,沈昭看了大半天的账本,本想早早睡觉,就见沈老太太的心腹李婆子打席子进来,笑着说,“姑娘屋里真暖和。”
沈昭看着她,有些意外,笑着问,“这么冷的天,妈妈怎么来了?”
李婆子笑着,“昨天突然冷了,想着姑娘,过来瞧瞧。”
沈昭看着李婆子,一直以来都没打过交道,突然间说来看看,这肯定是有事。
“说来我也有些日子没去看望老太太,老太太身子可好些?”沈昭笑着说。
李婆子叹口气,道:“老太太身子骨弱,冬天难熬,每天请大夫吃药,唉。”
说着,李婆子拿手绢抹泪,却偷偷观察沈昭。
上回沈莺来借衣服,沈昭爽快借了不说,还没让沈莺还。
三百两的大红羽缎就那么送人,这不但有钱,还很心软。
沈昭脸色如常,径自说着,“那是得找个好大夫仔细瞧瞧。”
李婆子捏着手绢,继续说着,“我也是这么跟老太太说的,好大夫难寻。”
“妈妈可有告知两位老爷?”沈昭说着,“这么大的事,得先告知两位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