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辛大小姐‘坚持’的要求……那我……便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顾!宸!”
辛梦璃被那“勉为其难”激得炸了毛,脸上羞意陡生,扬手就要捶他肩膀。
“讨厌死了!说得像是我厚着脸皮、死乞白赖地求你一样!”
话语未落,粉拳已然带着爱娇的力道落下。
顾宸笑着受了她这没有丝毫杀伤力的一捶。
而那点小小的气恼,来得快,去得更快。顾宸手臂一伸,轻轻一带,便将她整个人温柔而不容拒绝地圈入怀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辛梦璃伏在他温暖的胸膛上,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感受着他臂膀传递来的、坚实得如同磐石般存在的安全感。方才的羞愤如同春日薄雪,在暖阳下瞬间消融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从心底满溢出来,浸透四肢百骸的、浓得化不开的蜜糖般的甘甜。她埋在他颈窝,悄然收紧了环抱着他的手臂,无声地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顾宸在公司核心层面的博弈,已然展开了一场更为凌厉、甚至带着点冷酷数学美的战争——价格战。
宸舟集团精心筹备的s系列智能家居新品在万众瞩目中上市。
然而,引爆市场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科技感与设计美学,更是顾宸亲自拍板定下的一个史无前例的定价策略——“秒针定价法”。
每一个寂静午夜零点钟声敲响的刹那,公司官网和所有合作平台的价格标签便会悄然更换。
价格的奥秘,藏在国家授时中心那个精密无比、永不停止跳动的原子钟里——其秒针此刻指向的最后一位数字(o至),即对应着今日o档阶梯价格中的一档。今日是??还是?消费者只有过了零点才能知晓。
这个策略一出,如同投入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荡起商业世界的剧烈波澜。
对于渴望省钱的消费者,这变成了一个充满博弈乐趣的“盲盒”游戏。
论坛、社交媒体、消费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蹲零点刷新!”、“猜猜今天是几秒!”、“秒历史低价了快冲!”的消息此起彼伏。
有人守候,有人分析“概率”,无形中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讨论度和持续关注度。
而它的锋刃,真正的指向是陈氏、蒋氏、赵氏三家的同盟市场团队。他们懵了,精心策划的促销方案、截流策略、预算分配,在“秒针定价法”面前完全失效。
今日宸舟的价格是多少?他们前一天根本无法预知!低价日,宸舟的价格极具吸引力,三家的客户被虹吸;高价日,消费者大多持币观望,导致三家自身的促销即便有折扣也变得吸引力不足,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他们企图模仿这种随机性定价模式,试图也打乱顾宸的节奏。
然而,三家企业决策链条冗长,信息沟通繁复,光是内部协调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当宸舟的价格已经在零点精准切换、市场已经做出反应后,他们的“随机”价格可能才刚刚艰难出炉,永远滞后一步,永远被牵着鼻子走,陷入信息的泥沼无法脱身。
市场人员哀叹。
“这简直是对市场预测功能的公开处刑!我们完全成了被动挨打的靶子。”
顾宸此举的精髓,正是博弈论中经典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通过自身的纯随机,让对手的任何“确定”策略都无优势可言。
陈、蒋、赵三家联盟纵使有着三家联合的庞大资金基础,也无法阻止宸舟集团在市场的展壮大。
陈、蒋、赵三家,在零售端的博弈中受挫,恼羞成怒之下,动用了其在行业协会的强大影响力,试图直接将宸舟集团直接从行业内踢出。
他们联合推动了一项看似冠冕堂皇、实则针对性极强的行业新规草案——《关于禁止采用vie(协议控制)架构企业于国内资本市场次公开行的若干规定》。
草案的核心条款,直指宸舟这类利用vie架构搭建海外上市通道的创新企业。若此规通过,宸舟的融资和展路线将被无情拦腰斩断,一直以来的布局极可能功亏一篑。
消息如同冰冷的霜刃悬在宸舟头顶。
然而,顾宸的反应,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快、都要狠。
他并未在草案层面与其缠斗,而是出人意料地将矛头转向海外。没人知道他从何时开始行动布局,动用了何种资源,一张无形的网早已在悄然收紧。
顾宸不动声色地指令海外团队,以极其隐秘且合法合规的方式,快收购了几家规模不大、但股东背景清晰指向陈、蒋、赵三家核心成员或其利益代言人的海外空壳公司。
这些壳公司本身并无实质业务,但在顾宸的精准运作下,它们瞬间变成了反戈的利器。
几乎在新规草案进入最后表决阶段的同一时间,几张薄薄却如同燃烧的纸片般的“举报信”,通过特殊渠道,被郑重地递交到了几家以严厉高效着称的国际税务稽查机构和反洗钱监管机构面前。信中附以详实,甚至有些过于“体贴”地被整理过的交易记录、资金流向、以及刻意隐藏却未能规避的复杂关联,清晰揭示了陈、蒋、赵三家利用这些海外壳公司进行跨境利润转移、刻意规避巨额税款的“擦边球”乃至违法行为。
证据链条明确,指向清晰。
国际税务机构启动调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立刻由财经媒体引爆,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引巨大震荡。
陈、蒋、赵三家顿时陷入焦头烂额的法律风险和汹涌的舆论风暴中。
更致命的是,由正在接受反避税调查的企业联合推动、明显针对其商业竞争对手——宸舟集团的限制性新规,在提交最终表决的关键档口,被监管高层紧急叫停!
其理由直白且沉重:该草案带有极其明显的、违背公平贸易基本原则的“贸易保护嫌疑”。
在国际税务争端的大背景下,急于推出这种针对特定架构的禁令,极易引国际社会对市场环境的负面解读,影响极其恶劣。
顾宸的这一套反击,从商业博弈到法律税务战场的丝滑切换,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令人胆寒的魄力。他巧妙地利用了国际规则和对手自身的漏洞,将那柄试图扼住宸舟咽喉的冰刃,反手融化成了击溃对手阵脚的滚烫岩浆。
办公室里依旧有键盘敲击声,茶水间里也有“秒针定价”的低语,可真正的无声惊雷,已在这看似平静的午后炸响,重塑了看不见的格局。
喜欢迟爱为殇请大家收藏:dududu迟爱为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