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一个学设计的还懂财务模型?
这样的霍菁,阮窈从未见过。
记忆里,霍菁带她去看画展,会耐心讲解每一幅画背後的故事。
她们一起喝下午茶,霍菁会主动和她分享圈子里有趣的八卦。
随和,耐心,霍菁明明只比她大十岁,却对她带着长辈对晚辈的耐心和喜爱。
而眼前的霍菁,浑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强大气场,像一把出鞘的利刃,锋利,且不带任何感情。
巨大的反差让阮窈心口泛起一阵细微的酸涩。
她这才迟钝地意识到,前世的自己,究竟拥有过怎样不计回报的偏爱和优待,又亲手将那一切推开。
心口被细微地刺痛了一下,但阮窈迅速收敛了所有情绪,直视着霍菁那双审视的眼睛。
“霍总监,我的设计理念,价值不止在于设计本身,而在于它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她没有直接解释自己的作品,而是先谈起了霍菁个人极为推崇的一位古典美学艺术家。
从这位艺术家的理念,巧妙地过渡到现代潮流玩具的设计哲学。
她结合自己对未来几年市场的精准预判,开始侃侃而谈。
“我认为,未来的潮流玩具,卖的不仅仅是设计,更是IP故事化之後,带给消费者的情绪价值。”
“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粉丝经济闭环……”
阮窈侃侃而谈,将自己前世从无数成功或失败的商业案例中看到的经验,包装成自己通过深度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
这些超前的概念,从一个看似不谙世事的应届生嘴里说出,让霍菁审视的表情,慢慢转为了一丝惊讶,最後,是全然的专注。
她打断阮窈,身体微微前倾,开始针对商业模式和供应链,提出一连串尖锐得近乎刻薄的问题。
“你的闭环理论听起来很完美,但啓动成本呢?一个全新的IP,如何度过最开始没有粉丝丶没有收益的烧钱阶段?”
“供应链怎麽解决?限量版意味着高成本和低容错率,如何保证品控和利润?”
“你说跨界联名,乐星岛凭什麽让其他成熟品牌愿意和一个前途未卜的新IP合作?”
问题一个接一个,又快又急,不给人任何思考的馀地。
阮窈却像是早就预料到了一样,从容不迫地一一拆解。
她巧妙地将前世几个着名潮玩品牌崛起的成功经验,和另一些品牌衰落的失败教训,精准地解答了霍菁的所有疑问。
原定半小时的面试,不知不觉延长到了一个半小时。
直到霍菁的助理敲门进来,小声提醒她下一个会议五分钟後就要开始。
霍菁擡手示意助理先出去。
她合上面前的作品集,身体向後靠在宽大的椅背上,沉默地看着阮窈,不知道在思考什麽。
半晌,她才开口,语气恢复了最初的平淡。
“好了,你先回去等通知吧。”
阮窈松了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来,礼貌地躬身道别。
“谢谢霍总监。”
她转身,正要拉开门离开时,身後忽然传来霍菁的声音。
“等等。”
阮窈的脚步顿住,回过头。
霍菁依旧维持着那个姿势,只是目光在她脸上逡巡,带着一种探究,问了一个与工作无关的问题。
“我们以前,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阮窈心里一片茫然。
这一世,她和霍菁,应该从未有过任何交集。
她想了想,试探着给出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我父亲是阮氏集团的阮明辉,或许……霍总监在某些商业宴会上见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