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院门处,兰香故意落后几步,趁碧玉和红杏不注意,飞快地凑到春芽耳边,压低声音急切地说道:
“春芽姐,你不在,公子他……很不好。
整个人没了魂似的,回来时,脸色难看极了,说话都没力气……
你们……是不是闹别扭了?”
兰香的话像一根细针,刺的春芽心口酸疼。
她眼前几乎立刻浮现出他苍白憔悴的模样,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
春芽很快压下翻涌的情绪,脸上努力维持平静,脸上浮现淡淡的笑容,轻声道:
“没事的,别担心。
公子只是一时没想通,过两日便好了。
你们……回去好好伺候着,多留心他的饮食起居。”
兰香看着她故作轻松的样子,眼里担忧更甚。
她觉得春芽姐和公子之间一定出了大事。
但春芽姐不肯说,她也不好再问,只得忧心忡忡地点点头,一步三回头地上了马车。
春芽看着马车走远,李府的大门缓缓关上,将外界的一切隔绝开来。
方才的热闹欢快瞬间消散,院子里只剩下秋风吹过落叶的沙沙声。
春芽独自站在院中,怔怔地出了会儿神,随即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关上门,将自己放倒在床上,望着头顶淡青色的帐幔。
白日里强撑的坚强和冷静慢慢褪去。
兰香的话反复在耳边回响,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着,又酸又胀。
她不是不心疼,不是不难过,只是……她不能回头。
就这样默默躺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她忽然深吸一口气,猛地坐起身来,用力揉了揉脸颊。
现在不是沉溺于儿女情长的时候!
她还有太多事情要做,未来的路还很长。
既然她已经脱了奴籍,是个自由的良籍商户女,那她就要好好活着,走推广玉米之路,让自己的家人和更多人安稳度过小冰河时期。
她起身洗了把脸,整理好衣衫和情绪,坐在书案前,写写画画,修修改改了一个时辰。
直到天色已晚,春芽掌灯,看着手中初具规模的图稿方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随即提灯出门,去前院找父亲李安。
在书房明亮的灯光下,父女二人端坐说话。
春芽将自己思考了许久的计划娓娓道来:“爹,光有粮仓囤积原料还远远不够。
女儿想着,要想让扬州城的百姓更快地认识、接受玉米。
咱们不能光卖干玉米粒,得把成品做出来,让人看得见、闻得着、吃得到。”
李安认真地听着,点点头:“春芽儿你说,爹听着。”
“先,得建一个磨坊。
就在咱们水力充沛的地方建。
女儿画了图样,用水力带动石磨,能省下不少人力,磨出的玉米糁和玉米粉也更细腻。”
春芽边说边拿出自己画的草图。
“有了粉和糁,咱们就能开一家专门卖玉米吃食的铺子。
不光卖煮玉米棒子、玉米糊糊,还能蒸窝头、烤糕、煎玉米饼,甚至试着用细玉米面混合白面做点心糕点……
种类多了,味道好了,大家尝到了甜头,自然就愿意买玉米回去自己做了。”
李安听着女儿条理清晰、眼光长远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