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扬州城的冬日,虽无北地凛冽寒风与皑皑白雪,却另有一种湿冷浸入骨髓。百花苑内,那些怜春精心移栽的奇花异草,在蒙蒙细雨和薄雾笼罩下,依旧顽强地绽放着异彩,为这清冷的季节增添了许多暖意与生机。
贾环走马上任已有数日。江都知县,掌管附郭首县,事务繁杂,远非在京中闭门读书可比。初始的新奇与得意过後,便是扑面而来的压力与茫然。这日休沐,他难得早早回了府,却眉头紧锁,面带倦容,径直往东路的福瑞园去了。
百花苑的“沁芳水榭”内,姊妹几人正围炉闲话。水榭四面轩窗敞开,挂着细竹帘,既挡住了斜风细雨,又不妨碍观赏外面雨雾迷蒙中的园景。炉上炖着红枣桂圆茶,热气腾腾,甜香四溢。
见贾环神色不佳地穿过连接两园的回廊往福瑞园去,探春放下手中的针线,微微蹙眉:“环兄弟这几日,似乎颇为疲惫。”
怜春拨弄着手炉,淡淡道:“新官上任,千头万绪,难免的。何况他年轻,又初到江南,人情风物皆需熟悉。”
宝钗点头道:“确实不易。江都县乃繁华之地,鱼龙混杂,政务民情想必极为复杂。环兄弟虽有抱负,但恐经验不足,需得有人从旁提点才好。”
黛玉轻轻咳嗽两声,缓声道:“他性子急,又易受人撺掇,还需稳重些才好。”
湘云快人快语:“那我们帮帮他呀!咱们虽不能出去做官,但平日里听父亲兄长议论,也知晓些道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抓瞎吧?”
迎春也小声附和:“云妹妹说的是……能帮衬些总是好的。”
惜春虽不言语,却也擡眼看了看衆人。
探春闻言,眼中一亮,看向怜春:“五妹妹,你觉得如何?我们姊妹几人,或可将想到的丶听到的丶觉得需要注意的事项,列个单子,交给环兄弟,也算尽一份心。他听与不听,在他,我们总尽了姐妹的情分。”
怜春微微一笑:“三姐姐所言极是。此事可行。我们便将自己所思所想,逐一写下来,由三姐姐和宝姐姐汇总润色,再交给环兄弟。只是需得注意,言辞务必恳切,只做提醒,万不可干涉政务,惹人非议。”
衆姐妹皆以为然。当下便唤丫鬟取来纸笔。宝钗执笔,探春从旁补充,其馀人等你一言我一语,将所能想到的——诸如初到任上需谦逊低调丶留心拜访地方耆老士绅丶谨慎处理刑名钱谷丶约束手下衙役胥吏丶明察秋毫勿偏听偏信丶乃至江南冬日防寒防潮等细务——皆娓娓道来。
黛玉虽体弱少言,却也提笔写了几条关于刑狱需慎丶体恤民情的建议,字迹风流秀逸。湘云嚷嚷着“不能贪杯误事”丶“多练练字”,也被宝钗笑着记下。连迎春也细声细气地说了句“待人要宽和”。惜春则只写了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不过半日功夫,竟也罗列了满满几大页纸。宝钗与探春又细细归类整理,删繁就简,措辞改得更加委婉恳切,最终誊抄在一张素笺之上。墨迹吹干,装入信封。
“待他稍闲些,我便让侍书送过去。”探春收好信封道。
这边姊妹们为贾环操心,那边福瑞园里,赵姨娘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她如今住着轩敞华丽的屋子,使唤着成群的下人,儿子又是堂堂县太爷,自觉身份尊贵无比,那争强好胜丶掐尖要强的心便又活泛起来。起初几日还新鲜,後来便觉安娘子将园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针插不入,水泼不进,她竟半点插不上手,心中便有些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