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宫里的人有一种捧高踩低的习气,见月姑娘忽然被迁出了礼正殿,又给迁回到长春宫居住,先不说那後头烧死商良娣的宁雪轩,如今一副空落落的黢黑的屋架,就是主宫,荣安夫人也才死没多久,也显得鬼气森森。
因那日宣墨箴亲自关闭殿门之後的一系列奇怪举动,宫人们便不知从哪里传出月姑娘触了王太子逆鳞,打发到长春宫,显然是要月姑娘自生自灭的意思。于是便渐渐对茱萸苛待起来。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长春宫中整日飘着宁雪轩的焦糊味,只要往北窗下一坐,就能看见黑坟一样的宁雪轩,宫女嫌晦气,不大在长春宫里待着,茱萸自己坐在窗下,看中间空地上被烧了一半的树顽强的开着半树花,半是红颜半是枯骨,妖气阵阵的。
这天,长春宫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太子妃孟氏,孟氏的脸仍旧如满月一般,气度也仍旧雍容端庄,只是,和之前的从容相比,孟氏现在显然多了一份谨慎,或者说警觉,笑起来也多了一份攻击性。
孟氏大概是嫌弃这里晦气,于是便开门见山了:月姑娘你何苦恃宠而骄惹怒太子殿下,殿下已下令,明日起让你去神宫修行,不许再入宫门,
茱萸点点头:“好。”
孟氏出了长春宫的门,颇觉晦气,下令道:“等送走月姑娘,将长春宫门锁了。”
今日茱萸睡得早,夜里,半梦半醒间听到蝉鸣的声音,恍惚好像回到了出云山,那时候时常被刘媪夫妇责难,白天在神宫劳作,晚上时常要顶着月亮再去田里浇水,就听着蛙鸣蝉鸣,那是她艰苦岁月里难得的悠闲时光。
好像听到了一声叹息!
茱萸翻个身,发现北窗下立着一道影子,在宁雪轩的背景下,如鬼魅一般,茱萸一下子就精神了,想随手拿个防身的,手边就只有枕头。
“谁?”
黑影没声响,一个翻身从窗户出去了,不见了踪影。
看来这还真是不祥之地,还好她要离开这鬼地方了,否则早晚也得交代在这儿。
茱萸被送回晋国神宫,本以为能松快一点,看点活人活物,没想到又被关在最偏远的院子,墙高得爬都爬不出去,所以茱萸看着爬过院墙探进头来的枣树都无比羡慕。
外面发生了什麽她一无所知,只是有一段时间,整个神宫里每日唱着祭鬼的曲子,持续了整整半月有馀,茱萸对神宫这些规矩本来就一知半解,是糊弄人的,所以除了知道是在祭奠亡者,并不确切知道是祭奠谁。半月之後,神宫里又一扫之前沉痛气息,唱起了庄重中透着些欢快的曲子。
茱萸隐隐猜到发生了什麽,可是无法确认,她就像山坳坳里长得那棵小野草,不能治病救人也不芬芳美丽,无人搭理,而且山墙太高,想爬个墙都爬不出去。
宣墨箴不会是後悔自己的一番“豪言壮语”了吧?也是,人不是宣家杀的,他看热闹不就好了?帮她找什麽苏朝歌?把她关起来让苏朝歌找不到才有趣……不像宣墨箴的为人……
茱萸每天就在这些念头里纠结,後来有一天,意图打晕给她送饭人好伺机逃跑,谁知对方是个高手,茱萸连衣袖都没碰到一下,人已经潇洒落了锁走人去也,隔着门缝看那把大锁——让人一点希望都没有。
枣树落了叶,又重新发芽,开了花,这久闭的院门才重新打开,当听到门锁作响开始,茱萸就在猜测,来人是谁,是神宫中人,还是王宫中人,抑或是苏朝歌,茱萸鬼使神差往旁边的水池里看了看,自己今天有没有篦顺头发。衣服有没有褶皱脏污。
门缓缓开啓,露出了来人的真容。
是宣墨笺。
打眼一看,宣墨笺身上恍惚已经有了宣墨箴的气质,他那双一直弯弯笑起来的眼睛都有些横眉立目起来,对了,像失去孩子後的孟氏,整个人都用杀气做了一副盔甲。
这世道,时常让人变得面目全非。
茱萸有点摸不准宣墨笺出现的用意,所以也就没吭声,静静地看着他。
“苏夫人,好久不见。”
作者有话说:
快结文了哦!
接下来写个BL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