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数字是冰冷的,但当它关系到生死时,便有了灼人的温度。
浮游者,最初的一百人,如今仅剩五十馀人。这个数字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一个幸存者头顶,意味着系统无形中的筛选正在加速,竞争或许会以更直接丶更残酷的形式到来。
谢云云站在海岩市一间安全屋的窗前,俯瞰着下方川流不息的城市灯火。她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但内心深处,一场风暴正在酝酿。她刚刚完成了一次极其危险的猎杀——并非她自己的月度指令,而是另一个陌生浮游者的目标。
原因,源于一条来自“观测者”的加密信息。
那是在她处理完“空白的骰子”带来的双倍指令麻烦,并因强杀埃米尔教授而导致“黑色泰迪熊”标识符可能暴露後不久。一个全新的丶无法追踪源头的通讯渠道,直接接入了她用于处理浮游者相关情报的暗网隔离系统。
信息内容简短而惊悚:
“清道夫协议啓动。目标清单已发送。清除二十三个指定‘冗馀节点’,换取‘埃莉诺拉之秘’完整档案。拒绝,或失败,档案永久销毁,你将成为‘观测者’之敌。时限:30个自然日。”
附件里,是二十三个名字丶详细位置丶行为习惯,以及他们对应的丶尚未被其所属浮游者清除的月度指令目标信息。发送者对她浮游者的身份,她的行动模式,乃至她内心深处追寻“复活”秘密的执念,都了如指掌。
“观测者”……是那个在锈水镇提及“潮汐将变”的古怪老人背後的组织?还是与调查“古老契约”的神秘少年有关?抑或是完全独立的第三方?
云云的大脑在百分之一秒内分析了所有可能性。威胁是真实的。“埃莉诺拉之秘”是她目前找到的与“复活”最相关的线索,任何可能导致其永久消失的风险都不可接受。而成为这个深不可测的“观测者”组织的敌人,其危险性可能远超管理局和93%的“灰烬之狐”之和。
接受,意味着她将在未来一个月内,化身“清道夫”,主动踏入至少二十三个未知的猎杀场。这些目标分布在全球各地,身份各异,防护措施未知。更重要的是,大量击杀非自身指令的目标,根据她隐约感知到的规则,会极大加剧她自身“危险程度”的增长,如同在黑暗中点燃巨大的篝火,将她彻底暴露在所有潜在的观察者面前。
拒绝?那等于自断前路,并立刻树一强敌。
没有选择。对于谢云云而言,任何能增加“复活”妹妹渺茫希望的机会,都值得用生命去冒险,更何况是承担“暴露风险”和“危险程度”飙升这种“代价”。
“生存至上”的准则,在此刻有了新的诠释:为了最终的生存,与妹妹重逢的可能性,必须承担阶段性的巨大风险。
她深吸一口气,城市冰凉的空气涌入肺腑,让她因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而微微发热的头脑彻底冷却下来。理智重新占据绝对高地。
“开始工作。”她对自己说。
第一站,巴黎。目标:一位隐居在蒙马特高地的古董商。
此人表面经营着小店,实则是某个跨国走私集团的核心洗钱手,身边常年跟着两名前外籍军团的保镖。他是某个浮游者本月的指令目标。
云云没有选择强攻。她利用『超凡感知』摸清了古董商的作息和安保漏洞,通过『精密精神干预』在深夜放大了一名保镖因战争创伤导致的梦魇,使其在睡梦中惊恐开枪,流弹意外击中了隔壁房间的古董商。整个过程,她甚至没有进入那栋建筑,只是在五百米外的一家咖啡馆里,像翻阅一本无聊的小说般,“阅读”并引导了这场悲剧。
确认目标死亡的那一刻,她清晰地感觉到,体内某种无形的枷锁似乎松动了一丝,一股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能量感融入身躯。同时,视野一角,仿佛有极淡的数据流闪过——危险程度:90%→90。3%。
涨幅微弱,但确认了规则。猎杀非指令目标,确实会提升危险度。
第二站,东京。目标:一名极道组织的若头(高级干部)。
目标身处重兵把守的夜总会。云云僞装成送货人员,在目标座驾等红灯时,动用『环境交互与计算』,精准破坏了前方一辆大型货车的刹车系统。一场“意外”的追尾事故,让目标连同他的保镖车队变成了扭曲的金属罐头。她混在惊慌的人群中离开,如同水滴汇入海洋。
危险程度:90。3%→90。8%。
第三站,开罗。目标:一名考古学家。与埃米尔教授不同,这位更偏向于盗墓和文物掠夺。
目标狡猾多疑,藏身于沙漠边缘的隐蔽据点。云云没有接近。她通过暗网悬赏,巧妙地引导了一夥与本就有仇的当地武装力量前去“黑吃黑”。她在三公里外的沙丘上,用高精度望远镜“目睹”了整个过程,并在混乱中,用一发超远距离的精神穿刺『湮灭神经穿刺』,确保了目标的彻底死亡。
危险程度:90。8%→91。5%。
涨幅开始加快。
接下来的日子,谢云云成了真正的幽灵旅者。她的足迹遍布全球,身份在游客丶商务人士丶留学生之间无缝切换。她的手段层出不穷,将暗杀演绎成了一门混合了心理学丶物理学和超能力的艺术。
在里约热内卢,她利用狂欢节的人群掩护,引导一个毒枭目标因药物过量而“兴奋致死”。
在西伯利亚的矿场,她引发了一场小范围的雪崩,埋葬了一个残酷的监工。
在新加坡的摩天楼顶,她用一个微小的能量脉冲,干扰了目标直升机的仪表盘,导致其坠毁。
她尽量避免使用『黑色泰迪熊』,每一次行动都力求精准丶间接,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最低。但即便如此,随着一个又一个“冗馀节点”被清除,她的危险程度如同脱缰的野马,疯狂飙升。
91。5%→9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