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亲王的人暗中照料弘历,并告诉四阿哥,说他们是老八派去的。”
苏培盛给怡亲王送上白毫银针,并几样点心,怡亲王端起天青结晶冰霜梅花杯盏(注),细嗅茶香,撇开浮沫,喝了一口,夸赞道,
“皇兄这里的茶就是香。不过啊,臣更喜欢皇兄珍藏的好酒,春日里饮一壶梨花醉,赏春光无限好。”
皇帝跟着调笑,
“你什么时候听太医的话,把身体调养好了,朕定然给你好酒管够。敦亲王安分守己,朕不好动他。如今有了把柄,还需十三你帮朕继续看着他。”
怡亲王笑起来温文尔雅,年纪虽近四十,却一副翩翩公子模样,眉眼间恍然见到年轻时潇洒的风流像,
“皇兄放心,臣必不负您所望。”
皇帝为了除掉敦亲王,放任弘历和他们接触。
敦亲王派了个宫女青鸾接触弘历,互相传递消息。他说话非常直白,青鸾一字不差的带话给弘历,
“好侄儿,本王打算造反,拥你上位,你看如何?你阿玛在位,本王和你八叔九叔,都快没活路了。
我们也老了,只希望你做了皇帝后,能放他们出来,安度晚年。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等着上位。你八叔一直派人照顾你长大,对你的关心爱护想必你感受得到。”
弘历自然答应,成功了他直接上位,失败了也牵连不到他。
不久后,敦亲王整合八王九王的残余势力,包括他自己这些年的经营,带着弘历一起造反。
殊不知皇帝早就派人盯紧他们的一举一动。
最终敦亲王造反失败,连带着八王、九王全部赐死。
四阿哥弘历不仅心机深沉,行事更是歹毒狠辣,真不愧为皇帝的儿子。先是兄弟相残,后竟敢伙同逆贼,造他亲阿玛的反。
皇帝简直要被气的短寿,养心殿里茶盏都不知道摔碎了多少,他站在天子剑前,这辈子第一次有了杀子的念头,对着苏培盛说道,
“废太子谋反,先帝不杀他,是因为一手带大了他,二人之间感情深厚。可弘历对朕,毫无孝悌之意。若是朕留着他,未来只会像老十给朕添堵一样,给弘曦找麻烦。朕是否要处置了他?”
苏培盛不敢附和,他避开这个死亡问题,小心翼翼的回答皇帝,
“皇上,奴才不懂这些。只求您消消气,倘或气坏了自个的身子,那可就是奴才的罪过了。”
皇帝本就没指望从他那里得到答案,平复下心情,抬手一挥,
“这样,你去拟旨。
四阿哥弘历,联合罪臣行谋逆之事,着除去皇子玉牒,革了黄带子,送去做老八的儿子。老八已死,弘历就同他之前一样,终身圈禁宗人府。
而后,再去一趟咸福宫,敬妃教养不善,降为敬嫔,撤去协理六宫之权。”
苏培盛:“奴才这就去。”
敦亲王之事落下帷幕,紫禁城慢慢恢复了平静。
一个月后,弘历死在了宗人府,明面上忧思过度而亡,实则是皇帝让章弥动的手。
敬嫔被皇帝斥责降位,纯属无妄之灾。从此她心灰意冷,在宫里活得更像个隐形人。
从今往后,皇帝能培养的儿子只剩弘曦一棵独苗了。
离离暑云散,袅袅秋风起。
盛夏过去,雍正七年秋至。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