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摇头晃脑,将逢年过节需要应付的亲长从自己的脑海中移除,偏头对许栀和说:“东家姐姐,我三舅舅的院子依山傍水,院中修得极具野趣,是纳凉的好去处。等休息好了,我们再过去?”
许栀和没有第一时间答应,现在别说是院子修得有野趣,便是这能将她带到山野流泉,她也不愿意在阳光下走动。
“东家姐姐,秋儿掌柜。”明礼放轻了声音,睁着圆溜溜水灵灵的眼睛看着两个人,“你们昨日可是主动许诺过的,应天府书院食堂的事情,如需帮助,尽管开口……现在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去。”许栀和单手撑着下巴,看他故作委屈的神情,明知道是装的,竟都有些于心不忍。
怪不得昨日闻道夫子严苛端肃,却依旧屡屡重重拿起轻轻放下明礼的诸多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将他养成了这样处事波澜不惊的性子。
“区区太阳算什么,既然明礼说了,那是一定要去的。”许栀和看着他的眼睛,顺着他想听的话语往后说。
秋儿也笑着颔首:“嗯,说了如需帮助尽管开口,怎么会出尔反尔。”
明礼达成所愿,笑容灿烂。
门外,风裹挟着热浪,卷起树叶发出沙沙声。
准备出发之前,三人准备先休息好。许栀和将自己的五指合并,当作一把小小的扇子,在自己的耳边扇着风。
扇了一会儿,一声不吭的小升忽然过来,递来两把蒲扇。
她愣了一下,没有第一时间去接。
不止是她,就连秋儿都有些意外——好像小升比之前做事更用心了。
在从前,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小升是绝对想不出来可以主动给人做些什么。秋儿看着那两把扇子,顺着握着扇子的手往上移,看见小升的脸。
他依旧寡言,但依旧开始改变。而这种改变,发生在她前两日问他——愿不愿意跟在姑娘的身后做事?
他现在的行为举止和姑娘当时反问她的话对应上了,姑娘问“你有没有问过他是否愿意?”,现在结合小升的表现来看,他是想留在自己身边?
秋儿还在纠结,许栀和伸手接过蒲扇,她取了其中一把,将剩下的一把放在桌面,目光看向另外三个人。
良吉率先移开了视线,秋儿年纪比他小,又是女孩子,他是把秋儿当成妹妹看待的;至于明礼,还不及秋儿大的小孩,他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铺子里留下来的这几把有些年头的蒲扇,远不如他亲手做的好。
早知道应天府铺子缺蒲扇,他当初就应该多做几把,带过来。
许栀和对良吉的反应并不意外,她看向秋儿和明礼。
秋儿说:“我不用,明礼年纪小,给他吧。”
明礼不甘示弱,谦让道:“秋儿掌柜是女孩子,我堂堂男子汉,应该学会照顾姐姐。”
母亲说过,在外面遇见女子,不论年纪相貌,都应当谦让有礼,这样才会更讨人喜欢。
“没事儿,我不热。”秋儿坚持,“你看你,鬓角都出汗了。”
明礼脸上隐隐约约的笑意消失了个一干二净,他诧异地抬头看向许栀和、良吉,得到两人的点头后,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低声说:“这不是热的,这是我情绪激动的。”
秋儿胜了一筹。自从跟在姑娘身后,就数她年纪最小,姑娘姑爷、方梨姐姐、良吉大哥诸事都让着她,后来管了铺子,翠雁、小槐、小升和瘦猴年岁都长于她,口中喊着她“掌柜”,但不涉及铺子经营、生活上依旧将她当成妹妹,现在终于遇见了一个年纪比她小的明礼,她终于可以学着姑娘他们说话了。
她将扇子摆在明礼面前,“我心静自然凉。明礼不要推辞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明礼不再推辞,许栀和见他们终于商议完了扇子分配,像是随口说:“你们这般谦让,显得我很不合群。”
她语带轻柔笑意,其他三人虽然不能完全听懂她的意思,却能猜出来她正在缓合气氛。
明礼用袖子悄悄擦着额头,见汗水洇湿了小一片衣袖,才将自己恨不能现在就走的心压抑下来。
又坐了片刻,许栀和等到了理想的状态。风吹来一片庞大的云,遮挡了炽热的阳光。四人趁着这段短暂的天阴,朝着明礼三舅舅的府邸走去。
还没走到一半,云被风吹散,几人加快了脚步,在树荫下穿梭。
走了差不多一盏茶功夫,秋儿忍不住问:“你是不是带着我们走错了?”
她记得刚刚看过这家清苑茶馆,这是第二次见了。
明礼有些心虚,从前到三舅舅家,都是跟在家中长辈、或者坐在马车中过来,自己独自走来,这还是第一遭。
他只能根据自己的模糊的印象和方向感走,
就当他准备承认自己不认识路的时候,忽然余光瞥见了一道向上的小路,他立刻恢复了精神,“没走错没走错,顺着这条路往上走一会儿就到了。”
秋儿将信将疑,旁边的良吉安慰她:“来都来了。信他吧。”
许栀和双手撑在膝盖上,小口小口地喘着气,听到明礼的声音,强迫自己打起精神。
四人顺着往上的山路走了片刻,才发现山路上靠左手边的灰白色围墙都是一户人家所有。
他们停在了围墙的中央,褐色的门庭前摆放了两只石狮子,沿着石狮子往上,梨花木的匾额上赫然写着“魏府”两个字。
字迹遒劲洒脱,笔锋分明,入木三分。
许栀和看了一眼,觉得这字迹有些眼熟,但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自己曾经在哪里见过。
守门的小厮习惯了没什么人会来这清幽安静的半山坡,正倚靠墙面打盹儿,偶尔伸手驱赶蚊子。
听到声响,他们打着哈欠睁开眼睛,看见明礼的时候,简直怀疑自己看花了眼。
这恨不能吐着舌头喘气、汗水涔涔的小书生是明小郎君?
明礼还记得魏家的门守,见他瞪大眼睛不敢确认,也不责怪。他直接上前几步,出声询问:“三舅舅在家吗?”
二舅舅在应天府当值,他今日晨间才去衙门堵过,心底门清。三舅舅伤了腿,应该正在家中养伤。
听到明礼的声音,守门的小厮才确认了真的是明小郎君。听到他的问话,小厮连忙点头,“在的在的,三郎君正在鲤鱼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