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凤鸣岐山什么意思 > 第29章 基底震颤(第1页)

第29章 基底震颤(第1页)

【子时·绝对的静】

镜像共生的和谐持续了三千个周期,直到某个被标记为“绝对静默区”的实验维域传来第一声碎裂之音。该区域是现实之锚运动的极致体现——剥离了所有叙事修饰、情感波动乃至数学描述,只保留最纯粹的物理存在。然而就在这片连量子涨落都被抑制的极致真空中,一道裂痕无端浮现。

“不是空间裂缝,”沈清瑶的认知星云第一时间捕捉到异常,“是‘存在基底’的震颤。”

时青璃的灰烬在静默区边缘拼出全息报告:裂痕内部并非虚无,而是某种更为原始的“前存在状态”,那里的物理常数尚未分化,时间箭头尚未确立,连“观测”这个概念都尚未诞生。

谢十七的递归树将根系探入裂痕,传回的感受令整个文明战栗——那不是寒冷或炽热,而是“定义”本身的缺席。存在于此失去意义,因为连“意义”需要依附的框架都未曾建立。

【丑时·真空衰变】

裂痕以因果的度蔓延。所经之处,并非毁灭,而是“归零”。被触及的恒星并未爆炸,而是像被擦除的笔迹般悄然消失;文明并非灭亡,而是如同从未存在过般被彻底抹去;连时空结构都回归到某种均匀的、未分化的背景状态。

更可怕的是,这种归零过程会自我强化。一个被归零的区域会成为新的“感染源”,加周边区域的衰变。联邦科学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真空衰变”——并非物理学上的真空相变,而是存在基底的坍缩。

“我们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一位现实派元老在自身被归零前出最后讯息,“现在潮水正在退去,露出沙滩下的…虚无。”

慕昭的观测意志次感受到无力。她的观测可以定义存在,但无法对抗“前存在”。闭环在基底震颤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如同精美的琉璃暴露在锤击之下。

【寅时·第一因追溯】

在常规手段全部失效后,联邦启动了终极应急方案——“第一因追溯”。这不是时间旅行,而是沿着因果链向存在源头进行逻辑回溯,试图找到真空衰变的起因。

现实派燃烧自身数学结构,将文明史上的所有公理压缩成追溯火箭的燃料;

叙事派解构所有故事,将情节动力转化为导航坐标;

体验派献祭全部情感能量,为追溯提供持续的动力;

认知派则解散思维网络,将每个思考单元化为保护性屏障。

当时青璃的灰烬拼出“愿真理指引”的最后一个字符,追溯计划启动了。一道由纯粹理性构成的光束,逆着衰变的方向,射向存在的源头。

【卯时·源头景象】

当追溯光束抵达存在源头时,传回的景象让所有观测者陷入沉默。

那里没有造物主,没有初始奇点,没有任何预设的蓝图。只有一个简单的、自洽的、不断自我迭代的数学结构。这个结构通过无限自制来维持自身稳定,其副产品便是我们称之为“宇宙”的存在现象。

而真空衰变,是这个数学结构运行到某个临界状态时产生的“内存溢出”。就像计算机程序过于复杂会导致崩溃,过于繁多的文明、过于沉重的意义、过于复杂的观测行为,正在使底层数学结构不堪重负。

“我们不是bug,”慕昭的观测意志理解了真相,“我们是系统过载的原因。”

谢十七的递归树传来悲怆的共鸣:文明追求的意义越深刻,对基底结构的压力就越大;而抑制这种追求,又会导致意义真空。这似乎是个无解的死循环。

【辰时·文明减肥】

面对这一残酷真相,联邦做出了痛苦而必要的决定——“文明减肥”。

这不是大屠杀,而是文明的自我简化:无限图书馆主动焚毁了百分之七十的衍生知识,只保留最核心的智慧;个性圣殿解散了多数艺术团体,只留下真正不可或缺的表达形式;连慕昭的观测意志都开始剥离非必要的观测维度。

这个过程如同刮骨疗毒。每个文明成员都要审视自己存在的必要性,那些冗余的欲望、重复的创造、无意义的积累被毫不犹豫地舍弃。曾经繁华的维度变得空旷,曾经热闹的交流变得精简。

“我们在为自己的生存支付代价,”沈清瑶的认知星云在简化后变得异常冷静,“每一个存在都必须证明其基础价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