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看着铺上挂着的幌子,有卖面料的,胭脂水粉的,梳子的,有的铺面前还摆着小摊,东西可能更便宜,也有人蹲下去翻捡。
小满在胭脂铺里逛了逛,果然脂油比货郎便宜不少,当然也有贵的,包装不同,贵的是瓷瓶装的,外面绘着各种花卉,很漂亮。
等她用完了,可以托才大娘子帮忙买一下。
别的香粉和熏香,她也不需要,随意看看就出来了。
她怀里揣着钱,沉甸甸的,但却是一文钱都舍不得花。就连路边的糖葫芦都没能让她掏出一文钱来。
但是越往里面走,卖小吃的好似就越多了,仿佛不从她身上掏几个钱不甘心似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高粱饼、小米糕来,香喷喷,肚儿圆。小娘子要不要来一块尝尝,小米糕儿,甜着呐。“
“虎皮肉,琅琊酥糖,好吃的掉牙哎。”
小满死死捂着钱,分不出手来捂耳朵。
左看看,右瞅瞅,在心里安慰自己,这些都不好吃,没必要花钱。
哪怕是地摊上那些好看的珠花。
小满走过去,又退了回来。
这珠花也扎的太好看了吧,和绒花又不大相同,因为是用各色珠子串成,更生动活泼。
小满还是没忍住花了二十二文买了四枝珠花。
这条小街,并不长,也不过百十米。
逛了两刻钟也就到了另一头。
另一头就荒凉了些,那边应该就都是民居了,虽说不是断壁残垣,但看着也很是老旧。
中午的饭,肉有点腥,别的菜又特别咸,小满只吃了小半碗就推说饱了。
这会儿看见街口有一家包子铺,肚子就咕咕咕的叫唤起来了。
肉包子一文钱,素包子一文钱两个,馒头一文钱四个。
小满买了两个肉包子。
拿着油纸包了,站在街口,找了个避风点的角落吃包子,边吃边看着周围的景色。
忽然她看见一个头戴方巾的中年男人端了张桌子摆在了包子铺对面,再把布袋里的笔砚纸摆出来,找旁边的纸墨店借了些水,一手扶着袖子,磨起墨来。
“这是在干什么?”小满自说自话。
“这是我们这的秀才,十三岁就中了秀才,死读书到这会,现如今二十三了,还没中举。前些日子天冷,老娘染了风寒,没钱买药,他便出来替人写书信赚点药钱。”旁边的店主此时没有生意,以为小满问他,就随口答了。
小满点头,原来这就是卖字为生的书生呀。
书生磨好磨,坐在桌边等生意,小满都吃完包子了,也没等来一个生意。
他便铺开一张纸,作起画来。
画的是竹子。
小满站在那边看着他画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半天,他终于画完了一幅。
嗯,活灵活现的,和真的一样。
小满没啥艺术细菌,和真的一样,是她最真诚的夸奖了。
她忽然灵机一动。
“先生。”小满立刻走过去搭讪。
“小娘子要写家书?”书生终于等来了生意,露出一点笑意。
“啊不是。”小满摇头,“我想请先生为我做一些字画牌。”
“何为字画牌?”
“就是一张方型的纸片,上面画些花鸟虫鱼,水果花卉,下面写上这些东西相应的名字。比如您画一只杜娟鸟,那么下边便写上杜娟鸟三个字,竹子,下面就写竹子,就是这个意思。”
书生懂了,他点了点头,虽然不理解这东西有啥用,但能赚钱总归是好的,随即问:“小娘子要多少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