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禾盯着系统界面上个元宝,眉头拧了拧,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沿——这点家底,实在太薄了。
要是这会儿开垦新土地,元宝立马花光,可没种子,地还不是得荒着?
白瞎了功夫。
商城里的种子倒不少,麦子种子元宝,黄豆元宝,其他像水稻、玉米,价钱更贵。
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接着种麦子最实在。
面粉这东西,谁家不缺?
是正经口粮,不愁卖不出去,而且它便宜啊,个元宝能买五粒种子,好歹能周转起来。
可新问题又冒出来了:要是以后一次都卖这点折页,啥时候才能攒够元宝?
苏禾又想起黑市——说不定只有那儿,能一次多卖点,快些攒够启动资金。
系统里那些灰扑扑的图标,她都记着呢:磨坊、豆腐坊、饼坊,还有鸡舍猪舍、鱼塘的,往后还有药材、制药坊……
哪一个不要大把元宝激活?
没元宝,这些全是‘画饼’。
可去黑市哪有那么容易?
她现在跟困在大院里似的,周围全是眼睛。
苏雪柔正盯着她找错处呢,她一个刚从乡下接回来的“外人”,干啥频繁出去?
就算出去了,黑市藏得那么深,她去哪找?
跑更是想都别想——十五岁的姑娘,没介绍信,没粮票,没钱,离开大院寸步难行。
正愁得没辙,目光扫过桌上那本卷了边的旧课本,是原主以前的初中课本,纸页都黄了。
忽然,一个念头“叮”地冒了出来:高中!
住宿学校!
只要能争取到读高中,到时候住校,不就能名正言顺离开这个让人憋得慌的家了?
活动自由多了,从学校溜出去打听黑市,总比在大院里偷偷摸摸容易吧!
脑子立马清晰,先得赶紧争取到读高中的机会。
想办法摸黑市的门,把系统里的东西往往卖,赶紧攒元宝。
第二天早饭,桌上气氛有点僵。
林婉秋脸拉着,没怎么说话,只一个劲儿给苏雪柔夹菜,连眼尾都没往苏禾这边扫。
苏禾安安静静扒完自己碗里的粥,抬眼,眼神怯生生的,看向主位上的苏国栋,声音细得像蚊子叫,还带着点犹豫:“爸,妈……我、我有个事儿,憋好几天了,不知道……该不该说。”
苏国栋抬了抬眼:“嗯?说吧。”
林婉秋也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点审视,还有点警惕——这丫头又要耍什么花样?
苏禾像是鼓足了勇气,小声嗫嚅:“我……我也想上学。我知道我底子差,在乡下没学多少,肯定跟不上城里的课……
可我看大院里的那些人都去学校,我总一个人待家里,怕……怕时间长了,别人说爸妈的闲话,说您俩苛待我……”
这话里的门道藏得深:先认自己的不足,放低姿态,再把“上学”和“爸妈的脸面”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