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风雪渡万里晋江 > 11第十一章 流言缠身二(第2页)

11第十一章 流言缠身二(第2页)

直至听到李鸿顺禀告姜宁的赐婚请求,皇帝怒极反笑:“赐婚?她还要将这桩荒唐事演到几时?沈之衡乃天下清流砥柱,她先是不顾体统当众抚琴表露心迹,继又以寻死相胁,已然是颜面扫地!如今竟还要朕以帝王之威,强逼沈卿就范不成?”

“陛下息怒!”阶下的李鸿顺与陈泽同时叩首,齐声高呼。

殿内陷入令人窒息的沉寂。半晌,姜厚钦沉沉的目光落在李鸿顺身上:“以你之见,此事该如何了结?”

李鸿顺额头冷汗涔涔而落,颤声道:“老奴愚钝,岂敢妄议天家之事。”顿了顿,他又温言道:“陛下与殿下血脉相连。普天之下,也唯有陛下,最知公主心意。”

听闻此言,姜厚钦内心软了几分。姜宁终究是自己的孩子,更是自己与灵均唯一的孩子。

姜厚钦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带着无尽的疲惫与困惑:“那么多世家子弟、才俊良配,她怎么就偏偏看上了沈之衡?倘若是旁人,她既欢喜,朕成全了倒也无妨……”

他的目光放空,像是陷入了遥远的思绪,眼神又渐渐澄澈。

李鸿顺与陈泽匍匐在地,大气不敢出。

姜厚钦指尖摩挲着温润的盏沿,良久,才似下定了决心:“你们都起来吧。”他声音透着一丝决断后的无奈,“陈泽。”

“属下在!”陈泽跪了半日,腿脚虽禁不住地抖动,但还是尽力站稳身形。

“朕有两道旨意要交予公主,一道明旨,一道口谕。李鸿顺拟旨,陈泽你亲自带回公主府宣旨。”

“喏!”二人齐声应命。

片刻后,陈泽双手恭敬地接过李鸿顺递来的明黄卷轴,向姜厚钦行礼告退后,转身快步离去。

姜厚钦望着他消失在夜色的背影,眸光沉郁,低语道:“朕也不知这番处置是对还是是错。只盼姜宁,莫要埋怨朕才好。”

侍立一旁的李鸿顺适时低语宽慰:“公主殿下聪慧,必能明白陛下这一片拳拳爱女之心。”

说话间,殿外,京城又渐渐飘起了风雪。

————

公主府。

陈泽手持圣旨,在府邸门前肃然宣读了那道闭门思过的旨意。

对于这道旨意,姜宁其实并不意外。

一位是清流砥柱、股肱之臣,一位是离京多年、声名狼藉的公主。若她是父皇,权衡之下,也必会如此抉择,保下沈之衡的清誉与朝堂安稳。更何况,如今京城流言鼎沸,皆道她姜宁以死相逼,折辱重臣。

“儿臣领旨,定当闭门思过,静思己失。”姜宁平静地接过那道明晃晃的圣旨,缓缓起身。

陈泽接着又道:“殿下,其实圣上还有一道口谕。”

姜宁闻此,神色如常,又重新依礼跪下。

陈泽向前走了半步,轻咳了两声,随后压低声音,以确保只有姜宁能听到的语调,模仿着姜厚钦的语气道:“沈卿品貌皆是上乘,与我儿也算相配。你既喜欢,自可去追求,但莫要再做胁迫之举。若来日沈卿愿意,朕自会给你们赐婚。”

姜宁霍然抬首,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看向陈泽:“什么?”

陈泽郑重点头,眼神笃定:“确为圣上口谕。殿下,接谕吧。”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悸动瞬间席卷了姜宁。

“儿臣……”姜宁的声音颤抖了一下,随即稳稳叩首,“领旨谢恩。”

随着公主府的大门被守卫缓缓合拢,姜宁仍是呆立在原地,纹丝不动。庭院深处的梅香丝丝缕缕,缠绕着寒冽的空气扑鼻而来。她的心口骤然涌起一阵酸楚的炙热,滚烫的泪水毫无征兆地从眼角滑落。

方才父皇口谕带来的巨大震动尚未平息,眼前景象却已悄然流转——

若是母后没有逝去、凤体安康,若皇弟没有夭折、安然长大,那她便仍是这大凌朝最受帝后宠爱、最享尊荣的承嘉公主。

天元十八年,殿试金榜题名,少年新科状元沈之衡,以一道惊才绝艳的策论名扬天下。那时的她,或许便会于琼林宴上,隔着珠帘与花影,注意到那个芝兰玉树、意气风发的身影。

鲜衣怒马的状元郎,锦绣前程,青云直上。豆蔻年华的公主,天真烂漫,笑靥如花。

彼时,她也许会寻遍宫中典籍,绞尽脑汁以“请教”之名将他唤来伴读;也许会不顾宫规,偷偷溜去太学看他讲学;也许会像影子般欢喜地追随他走过的每一个角落。

而他,面对这样一个明媚骄纵却又心无城府的公主,或许……或许不会那般冷漠疏离,不会拒她于千里之外?

待到及笄之日,那会是怎样一个春日?

母后笑意温柔地执起她的手,父皇的目光充满慈爱与纵容。侍奉在侧的司礼监展开早已拟好的明黄卷轴——

一旨赐婚,岁月静好,佳偶天成。

泪水再一次模糊了她的视线,那臆想中极致的圆满与眼前的孤寂冰冷,让心口那刚刚升腾的微薄暖意,更渗入了无法言说的苦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