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岁时by > 第53章 讲台下的目光(第1页)

第53章 讲台下的目光(第1页)

苏念抱着笔记本电脑走进阶梯教室时,离陆时砚的课还有十分钟,靠前的位置已经坐了大半。她没敢往最前排凑,选了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刚把电脑打开,就听见身后传来小声的议论——“今天陆教授好像心情不错啊”“你看他刚才跟系里老师说话,嘴角都没绷那么紧了”。

她下意识抬头往讲台看,陆时砚正低头整理教案,晨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落在他身上,把他衬衫领口的线条衬得格外清晰。许是察觉到她的目光,他抬眼扫过来,视线在她身上停顿了半秒,又若无其事地移开,可苏念的心跳还是漏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调试课件。

上课铃响后,陆时砚翻开教案,声音沉稳地开始讲课。他讲的是认知心理学里的注意分配理论,没有照本宣科,反而举了好几个生活里的例子,比如“边开车边打电话为何容易出事故”“学霸如何同时记笔记和跟上老师思路”,台下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学生都渐渐坐直了身子。

苏念听得认真,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着重点,偶尔抬头时,总能撞见陆时砚投过来的目光。不像平时在办公室讨论问题时那样带着审视,也不似那晚雨夜车里的温和,而是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留意,像是在确认她有没有跟上节奏。有一次她被一个专业术语卡住,微微蹙了下眉,下一秒就听见陆时砚放缓语,重新解释了一遍那个概念,还特意补充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案例,刚好解了她的困惑。

课间休息时,几个学生围着陆时砚问问题,他耐心地一一解答,手指偶尔会在学生的笔记本上点划,语气比上课时分柔和些。苏念坐在座位上,拆开一颗草莓糖含在嘴里,甜丝丝的味道漫开,忽然想起昨晚他车里的雪松味,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苏念,你也来蹭陆教授的课啊?”旁边一个相熟的学姐凑过来,笑着撞了撞她的胳膊,“说起来,陆教授今天举的例子好像比平时更通俗,是不是怕我们这些‘门外汉’听不懂?”

苏念刚想开口,就见陆时砚从讲台那边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杯温水,走到她身边时停下脚步,声音不高不低,刚好只有她们两人能听见:“刚才那个案例,有没有哪里没明白?”

她愣了一下,赶紧摇头:“没有,您讲得很清楚。”说完又觉得应该多说一句,补充道,“比我之前看教材理解得透彻多了。”

陆时砚的目光落在她嘴角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的笑意上,眼底掠过一丝浅淡的笑意,没再多说,转身回了讲台。学姐在旁边挤了挤眼睛,压低声音调侃:“可以啊,陆教授居然特意过来问你,你们平时接触很多?”

苏念的脸颊有点烫,含着糖含糊地“嗯”了一声,没敢多说。上课铃再次响起,她抬头看向讲台,陆时砚已经重新站定,开始讲下一个章节,只是这一次,她总觉得他的目光扫过自己时,停留的时间好像又长了那么一瞬。

快下课的时候,陆时砚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让大家结合今天讲的内容,写一段关于“日常注意力分配”的观察记录,下节课交。下课铃响后,学生们陆续离开,苏念收拾好东西刚要起身,就听见陆时砚叫住她:“苏念,等一下。”

她停下脚步,看着他从讲台走下来,手里拿着一本摊开的书:“上次你问我的那个关于注意广度的文献,我帮你找了本相关的专着,里面有更详细的实验数据,你拿去看看。”

苏念接过书,封面上有他用铅笔做的标记,扉页上还写了一行小字,标注了重点阅读的章节。她抬头看向他,刚好对上他的目光,他的眼神很平静,却让她想起那晚盒子里的草莓糖,心里软软的:“谢谢您,陆教授,又麻烦您了。”

“不麻烦。”陆时砚看着她手里的书,补充了一句,“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办公室找我。”说完,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或者……消息也可以。”

苏念握着书的手指紧了紧,点头“嗯”了一声,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低头看了眼扉页上的字迹,又剥开一颗草莓糖放进嘴里。甜意漫开时,她忽然觉得,在这熟悉的校园里,因为有了陆时砚的存在,好像连空气都变得不一样了。

走出教学楼时,午后的阳光正好,梧桐树的影子斜斜地落在地上。苏念抱着书,脚步轻快地往图书馆走。她打算先去找几本参考书,再开始构思观察记录作业。路上不时有同学打招呼,她都微笑着回应,心思却早已飘到了刚才课堂上陆时砚看她的眼神,还有那本带着他笔迹的书上。

图书馆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翻书声和键盘敲击声。苏念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翻开陆时砚给她的那本专着。书页有些泛黄,但保存得很好,重点章节的标注清晰工整,甚至还在旁边空白处写了几句简短的评注。她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小时。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室友来的消息,问她晚上要不要一起去食堂吃饭。苏念回复说晚点再去,现在还有点事要忙。放下手机,她忽然想起陆时砚说的“消息也可以”,心里微微一动。要不要趁这个机会,问他一个关于作业的问题呢?她犹豫着点开通讯录,找到陆时砚的名字,手指在屏幕上悬停片刻,最终还是退了出来。还是先自己再想想吧,总不能什么事都依赖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一边上课一边忙着完成观察记录作业。她决定以校园里的日常场景为观察对象,记录不同情境下人们的注意力分配方式。每天下课后,她都会带着笔记本在校园里转悠,咖啡馆、操场、自习室,都是她观察的地点。

周四下午,她坐在图书馆一楼的咖啡角,边喝拿铁边观察周围的学生。有人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写论文,有人和朋友聊天时还能同时刷手机,还有人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苏念认真记录着这些细节,时不时抬头看看窗外。

就在这时,她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图书馆大门走进来。陆时砚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针织衫,手里拿着几本书,正朝着借阅区走去。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她,径直上了楼梯。苏念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她下意识地低下头,假装在认真写作业,眼角余光却一直追随着他的方向。

过了一会儿,她忍不住抬头看向楼梯口,正好对上陆时砚从二楼下来的目光。他手里多了一本书,看到她时微微愣了一下,随即朝她点了点头。苏念连忙回以一个微笑,看着他走向借阅区的身影,心里泛起一丝莫名的雀跃。

周末,苏念决定去市区的书店逛逛,看看有没有其他参考书。她喜欢书店的氛围,尤其是那家位于老城区的独立书店,有着复古的装潢和丰富的学术书籍。周六一早,她就坐公交去了市区。

书店里很安静,只有零星几个顾客。苏念在心理学专区翻阅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这本《注意力与认知控制》比较新,内容也不错。”

她惊讶地回头,看到陆时砚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他今天穿得很休闲,浅蓝色的衬衫搭配深色长裤,少了几分讲台上的严肃,多了几分平易近人。

“陆教授?您也来这里买书?”苏念有些意外地问道。

“偶尔会来逛逛。”陆时砚将手中的书递给她,“这本你可以参考一下,对你正在写的观察记录应该有帮助。”

苏念接过书,现正是她刚才在找的那本。她感激地笑了笑:“谢谢您,我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参考书呢。”

两人并肩在书架前聊了一会儿,陆时砚又给她推荐了几本相关的书籍。苏念现,私下里的陆时砚比在课堂上健谈许多,尤其是在谈论学术话题时,他的眼神总是闪着光。他们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过了中午。

“一起吃个午饭吧?”陆时砚突然提议道,“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面馆。”

苏念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好啊。”

面馆就在书店拐角处,店面不大但很干净。陆时砚显然是这里的常客,老板看到他时热情地打了个招呼。他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碗招牌牛肉面。

等待上菜的时候,苏念鼓起勇气问道:“陆教授,您当初为什么选择研究认知心理学?”

陆时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若有所思:“大学时读过一本关于记忆机制的书,被人类大脑的奇妙深深吸引。后来在研究生阶段,跟着导师做了几个关于注意力的实验,就决定专注这个方向了。”

他说话时语气平和,眼神中却透着对专业的热爱。苏念听得入神,连面什么时候端上来的都没注意到。

“你呢?”陆时砚突然反问道,“为什么选择心理学?”

苏念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轻声说:“高中时看过一部关于心理治疗的纪录片,被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人走出困境的故事打动。虽然现在学的不是临床方向,但还是希望能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陆时砚点点头,眼神中带着赞许:“很好的初衷。学术研究最终也是为了服务社会,你能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午餐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离开面馆时,陆时砚递给她一个小纸袋:“刚才在书店买的,觉得你可能需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