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岁时 > 第31章 笔名撞车风波(第3页)

第31章 笔名撞车风波(第3页)

“正是如此。”陆时砚为她斟上一杯清茶,“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记录时代脉搏,捕捉生活细微,在平凡中现不凡。”

谈话间,服务员开始上菜。每道菜都取自文学典故,甚至菜名都充满诗情画意。苏念特别喜欢的是一道“雪沫乳花”,取自苏轼词中,实是鲜奶蒸蛋,上面洒着细碎的椰蓉,如同雪沫般洁白。

餐后,老板亲自前来,听说苏念是作家,特意赠送了一盒定制毛笔,笔杆上刻着“文字千秋”四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老板笑着说,“希望能见证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

回家的路上,苏念抱着那盒毛笔,心中涌动着暖意。这次笔名风波,反而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向。

周末,她开始着手下一篇散文的创作。这次的主题是关于“改变与坚持”。她写道:“人生如同长河,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向前流淌。但无论河道如何改变,水的本质始终如一。创作也是如此,形式风格可以变化,但对真善美的追求应当始终如一。”

写作过程中,她不时停下来思考“砚初心”这三个字的分量。它提醒着她不要忘记开始文学创作的初衷——不是为名利,而是出于对文字纯粹的热爱,希望用笔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与思考。

周一时,编辑部召开选题会,苏念也被邀请参加。会上,大家讨论了下一期的主题策划。主编特意提到苏念的笔名更改,笑着说:“这次撞车事件反而给了我们一个灵感,下期可以做个笔名背后的故事专题,邀请作者们分享笔名的由来和意义。”

同事们纷纷表示赞同,这个选题既新颖又有深度,能够展现创作者不为人知的一面。

苏念被指定为这个专题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她开始联系多位作家,询问他们笔名的故事。这些访谈让她受益匪浅,每个笔名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有的纪念重要的人,有的源自喜爱的诗句,有的承载着人生理想。

一位老作家告诉她:“笔名如同创作的一面旗帜,它不只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文学信念的宣示。”

这句话深深印在苏念心中。她更加确信“砚初心”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周三下午,她收到一个意外来电。是那位与她撞笔名的“砚念”——本名周砚的作家。原来编辑将苏念的联系方式给了他,他特意打来电话致歉。

“没想到会给您带来这样的困扰,”周砚的声音温和儒雅,“我用这个笔名已经十多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撞名的情况。”

苏念连忙表示没关系,并好奇地问起他笔名的由来。

周砚笑道:“我名字中本来就有砚字,加上年轻时喜欢念天地之悠悠的诗句,就取了砚念这个笔名。现在想想,倒是有些年少轻狂了。”

两人聊得很投缘,周砚还给了苏念一些创作上的建议。挂电话前,他开玩笑说:“现在你改了新笔名,倒是因祸得福——砚初心比砚念更有深度。”

这个电话让苏念感受到文学圈的温暖与友善。她将这次经历也写进了专题文章中,作为“笔名背后的故事”的开篇。

文章表后引起了不少反响。许多读者来信表示,通过笔名的故事,他们更加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与理念。一位读者写道:“原来每个笔名都是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作者内心的风景。”

苏念的新笔名也逐渐为读者所熟悉。有细心的读者现“砚初心”与之前“砚念”的关联,在杂志论坛上起讨论,猜测背后的含义。

苏念没有直接回应,但她在新一篇散文《名字的故事》中隐约提到了笔名的意义:“每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期待。更改名字不是否定过去,而是以新的姿态面对未来,同时保留内心最珍视的价值。”

这篇文章被多次转载,甚至被一所中学选为语文补充读物。老师让学生们阅读后写一篇关于自己名字意义的短文,成为一次特别的写作训练。

陆时砚看到这篇课文时,特意买了好几本那期杂志,珍藏起来。他笑着说:“这下你真的影响到下一代了。”

苏念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只是侥幸而已。”

“不是侥幸,”陆时砚认真地说,“这是你坚持真诚创作的必然结果。优秀的作品自有其生命力,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

深秋渐渐转入初冬,苏念的创作也进入了新阶段。有了新笔名的激励,她更加专注于散文创作,试图在平凡生活中现更多值得书写的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她与周砚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经常通过邮件交流创作心得。有时他们会对同一主题各自撰文,从不同角度书写,展现出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编辑部后来真的做了一个“撞名作家对话”特别栏目,让苏念和周砚共同探讨创作理念。这期杂志特别受欢迎,不得不再版加印。

十二月初的一个雪夜,苏念坐在窗前,望着外面飘落的雪花,笔下流淌出新的文字:“改变总是伴随着不舍,但也孕育着新的可能。如同冬日落叶,不是为了凋零,而是为了春天的新生”

陆时砚端来热茶,轻轻放在桌边,没有打扰她的创作。他看着苏念专注的侧脸,眼中满是温柔与自豪。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仍然有人愿意静下心来,用最真挚的文字记录生活,思考人生。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

苏念停下笔,抬头对上他的目光,微微一笑:“我想我终于明白,笔名不过是一个符号,真正重要的是背后那颗始终如一的创作初心。”

窗外,雪越下越大,将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室内,茶香与墨香交融,温暖如春。

在这个平静的冬夜里,一个作家与她的新笔名达成了和解,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保持初心,就能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正如有人所说:“文艺创作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舞合,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最终应当在人民中获得共鸣与回响。”而每一个真诚的创作者,都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力求用自己的笔,记录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声音。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dududu岁时予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