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层流棚的思路简直是神来之笔!用定向气流吹走灰尘,形成一个干净的空气罩子……绝了!”
“还有这个标准作业程序,把每个生产环节的参数都写死,固定下来。
这样一来,就算换个新来的,只要照着单子做,东西的质量就差不了!”
本来是倒苦水的会,硬是被林卫国开成了玩命冲锋的动员会。
所有人心里的那点颓丧一扫而空,干劲又一次提上来。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实验院就像一台上满条的战争机器,全运转。
林卫国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人就跟长在实验室里一样。
白天,他领着材料小组的人,守在上千度的电炉前,一遍遍调整合金配方,记下每个细微的参数变化。
晚上,他又一头扎进图纸堆,琢磨着怎么把生产线的每个细节都抠到极致。
娄晓娥作为他的第一助手,也是一步不离地跟着。
她早就不再是那个只会记录数据和整理资料的大小姐。
经过“曙光工程”和陀螺仪项目的磨炼,她已经是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复杂的电路图她能看懂,精准的化学滴定她能上手,甚至能根据实验数据,对林卫国的方案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天深夜,娄晓娥端着一碗刚煮好的鸡蛋面,走进林卫国办公室。
林卫国正趴在桌上,对着一张复杂的管道布局图,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卫国,歇会儿,吃点东西。”娄晓娥把面碗放在他手边。
林卫国抬起头,看见妻子眼里的心疼和倦意,心里一暖。
他拉过她的手,顺势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你也累得不轻,这段时间真是苦了你。”
“我不苦,”娄晓娥摇摇头,把头靠在他肩膀上,“能陪着你,做这些事,我心里比什么都甜。”
她看着桌上那张图,忽然指着一个地方开口:
“卫国,你看这里,这两条管子挨得太近。一条是高温蒸汽管,一条是冷却水管。
万一蒸汽管漏点热气,传导过去,冷却水的温度不就受影响?整个系统的温度就可能不稳。”
林卫国一怔,拿起图纸仔细一看,还真是!
这毛病太细,可一旦出事就是致命。他只顾着整体布局,竟然把这茬给漏了。
“晓娥,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
林卫国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拿起红笔,立刻在图纸上改动。
娄晓娥脸颊烫,心里甜得像灌了蜜。
自己正从一个需要他保护的妻子,一点点变成能和他并肩作战的战友。
在林卫国的带领和整个团队的拼命下,一个个难题被啃下。
标准化的合金冶炼工艺定下来,废品率从一半多,骤降到百分之五都不到。
十套“土法”提纯装置日夜轰鸣,纯浮液的产量提升了十倍不止。
篮球场大的净棚里,二十个经过严格培训的女工,安静得像在绣花,小心翼翼地组装着精密的陀螺仪。
时间一天天过去。
距离一个月的目标期限,还剩三天。
最后一台陀螺仪,通过所有性能测试,被贴上“合格”的标签。
整整三十台!
比军令状上的二十台,还多出十台!
消息上报到军方总部,整个指挥部都炸了锅。
老将军拿着电话,手上的青筋都蹦起来,对着话筒一个劲地吼。
“好!好!好!林卫国,你又他娘的给老子创造了一个奇迹!”
国之重器在无声中锻造,四合院的鸡零狗碎却一天都没停过。
易中海和阎埠贵相继倒台,院里的权力一下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