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麽回事,一个个收拾的人模狗样儿?”
“不是要采访吗?”
宋毅明白怎麽回事了,看向许立,他还以为他们不用采访,所以没有收拾收拾,还穿着工作服。
许立摸摸鼻尖,偏头,不看宋毅。
“我去,阴谋!全是阴谋!”
林知年笑,哼,谁让他刚才嘴欠。
“准备好了吗?”
“我们开始拍摄了。”
宋毅看着自己满身水泥的衣服,“不行,我也去收拾收拾,要是上电视台了,多磕碜啊。”
他活落,跑了。
衆人笑起来。
林知年拍摄了很多视频和照片还有个人单独采访,可能是熟人采访,大家面对镜头倒也没那麽紧张到後面更是嘻嘻哈哈。
下午采访结束,许立送林知年到电视台楼下,许立捏了捏林知年的脸颊,“这段时间可能要忙起来,自己好好吃饭。”
因为这次的医疗项目在青州郊区,两个人算起来只有周末才能见面。
而林知年要是台里忙起来,周末还在加班。
林知年:“知道啦。”
她从许立手里接过东西往台里走去,回头,许立还站在那里,目光沉沉,林知年又折返回去,扑进许立怀里,“这下真的走了。”
许立紧紧拥了下怀里的小女人,亲了亲林知年的额头,“去吧。”
林知年安抚好许立,就进了台里。
这期采访是林知年一手报导,灵感也是来源于她,所以回到电视台林知年马不停蹄剪视频,编撰文章,反复看白日拍摄视频。
林知年坐在屏幕前,看着穿戴整齐规规矩矩接受采访的几人,眉眼微蹙,觉得视频少点什麽东西。
她扒拉了下头发,瞥了一眼窗外,此时临近傍晚,华灯初上,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
她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板正,太板正了。
不符合工地作业环境,不接地气,她又继续筛选视频,忽而找到几条下午工地作业的视频,几人脸颊站着些许水泥印望向镜头的眼神疲惫但又带着细碎的光。
“抄不完的平地,放不完的线,哈哈哈,搞建筑就是升级打怪,解决不完的问题,但是看着一座座耸立挺拔的建筑,挺有成就感的。”
“可能别人觉得我们这份工作挺不起眼的,就是工地一搞建筑的,但是经我们团队竣工的项目都是保质保量。”
镜头一转。
“我在工地坚持这麽多年,是因为我的队长,他是我见过最好的男人,他特别厉害,竣工过很多项目,带我们团队拿过很多项目奖项。鄂州13·11河道修复项目就是我们团队做的。”
“最初接这个项目的初心,就可能还是因为我们亲身经历过,所以想给人民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园,别再经历灾害困扰,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晚间19:30,晚间新闻开始播报。
电视台新闻主持人说:“近日青州某工地意外走红,朴实的发言和感染无数网友,晚上我们收到最新采访……”
这时,视频穿插进去,所有人都盯着荧屏。
广播室外,林知年站在玻璃窗外的隔间,也在盯着上面,与此同时青州的广场大银幕都在播放着这条视频,很多路人都停下脚步,擡头看着荧屏。
弥河工地,宋毅几人边吃饭,边盯着电脑看,本来一个还笑话一个,说话磕巴,到後边都沉默下来。
这是一种什麽感觉呢?
别人不看好,不认同的一件事情干了很多年。
很累,很疲惫,也很麻木,自己都习以为常了,可是忽而有人看到了你的疲惫,你的付出,你的挣扎,她说你做的事情很有价值,你的存在,我看到了。
其实就很戳人心,原来有人会肯定你!
寂静的办公室,除了运转的塔吊车轰轰作响,听不见别的声音,不知道谁先最先开始抹了下眼睛,然後继续低头端着碗吃饭。
办公室电脑屏幕里面继续播放着视频。
许立悄悄出去了。
其实他心里也挺触动,站在屋檐下看着将暮未暮下的施工现场,默不作声的抽烟。
主持人说:“小人物也能掀起大风浪,没错,微小的力量也能为社会传播温暖。”
“今天的晚间新闻就到这里……”
广播室切入广告,所有人都鼓掌,今晚的收视率暴涨了数倍,其他人也有些触动,林知年眼眶微湿润,偷溜去了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