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TXT > 第92章 廷议战或和 刘陵不仅敢想她(第2页)

第92章 廷议战或和 刘陵不仅敢想她(第2页)

此话一出,衆人纷纷陷入了沉思。

是啊,就算是派公主和亲了又是如何?匈奴人对大汉仍然是不屑一顾,时有犯边,杀烧掳掠大汉边民。

但是为什麽还是有大多数人都赞成韩安国的想法呢?

因为大多数人都怕冒险,习惯了和亲政策带来的和平假象,能用女人和财物换和平不是很好吗?干嘛要去冒险出兵,而且出兵失败的机率还很大。

刘彻脸沉如湖水,他看着底下沉默不语的主和派,又看看对主和派怒目而视的主战派,虽然主战派的臣子少的可怜,但是有刘彻这个坚定的靠山在,他们纷纷对反击匈奴表示赞同态度。

跟着陛下走,升官又封侯。

他们看的很清楚,皇帝摆明了是要打这一仗的,与其跟皇帝对着干,不如顺着陛下的好。这些人中大多数都准备让家中子弟上战场混个军功,打不打的赢匈奴再说,让家中子弟上战场上历练一番回来才有政绩拿得出手不是?

这是这场战争到底不是刘彻说打就能打的。

又一名臣子站了出来,表达了反对意见。

“陛下,匈奴地形技艺与我大汉迥异,仅凭正面远征攻击,并不足以彻底击败匈奴人。”

这人说的义正言辞,却也切实到了极点,刘彻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并不担心,因为张骞他们出使西域这几年,带回来的起止和西域诸国结盟的好消息,还有不少跟匈奴有关的情报,正是因为心中有数,刘彻才觉得主动反击匈奴。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毕竟天时丶地利丶人和都站在刘彻这边。

“此事,卿就不必担忧了,朕自由主张。”刘彻沉声道。

张骞他们私下搜集和匈奴有关的情报这事不宜拿在朝堂上声张,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刘彻并不准备把张骞他们暴漏出来,毕竟他还指望着张骞再接再厉往返西域和大汉呢。

刘彻再不听韩安国在那里苦苦哀求,说着什麽“匈奴逐水草迁徙,居无定处,难得而制”的老生常谈,对着这位田蚡提拔上来的拥趸,如果不是对方还有利用价值,刘彻老早就让他和田蚡一样滚出朝堂了,此刻,再不看他,直接令人闭嘴。

他站起身来,负手而立,目光直视着远方,锐利冷冽,好似直接看到了匈奴王庭的方向,冷冷的道:“高祖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後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如今我大汉忍辱数年,尔等不思报仇雪恨,一雪前耻,反而听到匈奴二字便吓得惊慌失措,只知道委曲求全,嫁公主求和匈奴,比女子都不如,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英姿勃发的皇帝,看着满满都是对他反击匈奴不赞同的群臣,眼角眉梢都是不容人质疑的威严。

群臣恍惚片刻,这才惊觉头上这片天,当真是变了。

这场廷议卫青也有参与,他知道刘陵对匈奴与大汉接下来是战是和非常的关注,除了一些不能告知的秘密,把皇帝在朝堂上是如何把那些主和派训斥的面如土色丶灰头土脸一一讲给刘陵听,听的刘陵那叫一个津津有味,特别遗憾自己当时不在,不能看看刘彻是如何的一展自己的雄才大略。

当然,更失望的肯定是不能看看那群软骨头主和派难看的脸色,刘陵幸灾乐祸的想,肯定非常的好看。

“那就是说陛下真的下定决心要与匈奴开战了?”刘陵兴奋的问道,这比历史上大汉和匈奴开打要提前了好些年吧。

“没错。”卫青点头道:“陛下在朝堂上的话已经传了出去,匈奴使者已经知道了,现下已经全部离开长安了,应该是回去报信了。”

不杀了他们吗?刘陵奇怪,喃喃自语了出来,被卫青听了个正着。

卫青想了想,也不明白陛下的做法,为何选择了放虎归山?

“约莫是因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缘故吧。”

卫青猜测道,可是刘陵却不这样认为。

刘彻会有这样好心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