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平时刻意养生,吃得好睡得好还有娱乐,她的气色真是婴儿里独一档。
“我家孙女怎麽长这麽好?依我看啊,这十里八村的娃娃,没一个有我们小砚好看的。”
周玉香跟丈夫唠嗑,日常夸小孙女。
“啥十里八村哦?”
作为孙女夸夸团团长,沈文远在自己的舒适区自然不甘人後。
更进一步开夸。
“就算是在县城,我也没见哪个娃比我们小砚好看!”
“真的?”
周玉香一听来劲了。
要知道,她丈夫可是县教委的,平时就在县城工作,那是真见过满大街的城里娃。
居然个个都没自家孙女好看麽?”
“当然是真的!”
作为“亲爷眼”第一人,沈文远万分肯定这一点。
并进一步表示:“我们小砚看着也比其他娃机灵!”
在一旁玩毛线球的沈梦砚默默表示:长得比人家娃气色好,是有可能的。毕竟也没哪个娃从婴幼儿期就开始养生。直接领先其他娃娃四十年。
只是这年月的养生条件实在简陋。想做个运动吧,就一毛线球来来去去的滚。(允悲~)
但,比其他娃机灵什麽的,她可没那麽大脸敢认。
以上辈子的成就来看,她也就是个中等偏上的智商水平。
但拥有“亲爷眼”的沈文远,就是那麽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并已拥有了全盘培养计划:“我已经想好了,让她早点读书,然後考少年大学。”
少年大学?!
沈梦砚手中的毛线球自由落体。
她是知道这个词的。
只能说死去的记忆又在攻击。
上辈子,爷爷就是这麽安排的。
甚至彼时已进省城工作的小姑,也在帮着规划。
少年大学,全名应该叫华科大学少年先锋班。
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在华科大学专门设的一个班,只招少年。作为未来科学界的先锋预备役。
算是特殊年代的産物。旨在网罗各方面成绩优异丶天赋过人的少年,通过针对性培养,让他们早日进入科学领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这是百废待兴年代对人才的极致需求和重视,肉眼可见未来天高地宽前途远大。
因为名字太过拗口,趋之若鹜的家人们一般称其为“少年大学”。
言简意赅,直击痛点。
应该说,这是一个对读书最友好的年代。
但很可惜,上辈子的沈梦砚虽然早早入学,也一路跳级,却最终仍没考上。
无他,唯智商不够耳。
能考上这种顶尖学府的,确实都是智商超高的天才。
而沈梦砚显然不是。
智商这种事,跟颜值和家境一样,生来就不公平,还没处说理。
逆势而为确实很辛苦。
上辈子沈梦砚一路读到研究生毕业,还选的是数学专业,期间辛苦不一而足。
可以说,她人生的最初抑郁,就是源于学习和考试压力。
毕竟,当初有爷爷在,她被养得天真且正能量,完全没把母亲的那些咒骂和嫌弃往心里装。甚至对负面人事向来健忘。
只是学习这回事,绝不是靠心态正能量就能获得成绩的,是真的要实打实死磕。
“刻苦学习”四个字,是人人都会喊的口感。
但真正实施起来,真的很苦很苦。
甚至一度让你绝望。
因为总有那麽一些题,是你无论如何努力,都搞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