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自东巷啓程,沿着蜿蜒的山路往郊外而去。
朱娘庙依山而建,坐落在半山腰,不远不近,正好需一段小小跋涉。
沿途秋意渐浓,山林间枫叶染红,溪水潺潺,风景清丽,倒也不觉疲惫。
待行至山脚,车马渐多,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
深深的车辙印记载着无数人的心愿与脚步。
擡眼望去,来往人群多是衣着鲜亮的青年男女,或成双成对,或三五结伴。
对他们而言,婚姻是人生大事,而朱娘庙,正是寄托心愿的所在。
一路上山,耳边不断传来交谈声。
“这朱娘庙可真灵验,我阿姊曾许下心愿,如今果真嫁得如意郎君,日子甜得像蜜。”她的脸颊因羞意泛起红晕。
另一女子插话,神情认真:“我听说,若能见到朱娘本尊,所求姻缘才会成真。”
人叹息道:“上次我来,朱娘未现,想来这也是缘分。我得多来几次才行。”
终于抵达庙前,衆人眼前一亮。
到了朱娘庙前,按道理来说,这秋日里逐渐转冷的天气,本不该是桃花盛开的时候。
可朱娘庙的这棵桃树却盛开如四月芳菲,粉红的花朵在风中晃动,也撩动少男少女的心扉。
桑雾立在树前,目光深邃。
她看得出,这棵桃树早已成灵,本该化形,却因修为散尽而仍困于树身。她伸出手,轻抚树干,掌心的灵力缓缓流入。
顷刻间,桃树花开得更盛,整株树笼罩在一层幽柔的光辉之中,宛若梦境。
桑雾心中明了,因有香火人气汇聚,这桃树正在一点点恢复往日的修为。
她低声喃喃:“好好修炼,自有机缘。”
桃树枝叶轻颤,似乎是在回应她的叮嘱。
此时,沈折舟走近,问道:“你感受到什麽了吗?”
桑雾收回手,神色淡然,只道:“这是一株有灵气的桃树。”
午後,朱娘庙的香火正盛。
他们走进朱娘庙,里面的烟雾翻滚得像是要将人吞没,呛得六陶直打喷嚏,眼泪汪汪,连连摆手,只得退到门口透气。
庙内案桌上供奉着一尊女像,笑意盈盈,眉眼间透着一股妖娆的媚态,与寻常神像迥然不同。
桑雾凝神细看,若不是距离近,几乎要以为那是崇魅亲自端坐其上。
沈折舟与桑雾正欲深入内堂,却被一名守庙的小哥拦住。他神色恭谨,却语气随意:“两位请留步,今日面见朱娘的名额已满,还请明日来早。”
沈折舟目光一转,扫了扫空荡的内堂,疑惑道:“我瞧着进殿的人并不多,为何不能行个方便?”
“前姻缘乃大事丶要事,自然是要提前安排的。”他随手一指,“这都是前几日就安排上的香客。”
庙里人声鼎沸,硬闯不妥。
沈折舟便点头应下:“那我们明日再来。”
“明日来,怕也是见不着。”小哥却笑了笑,轻轻敲了敲身旁的香火箱,话里带着暗示:“凡事都讲究个机缘。”
沈折舟眉梢一挑,从怀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递了过去。
小哥掂量一番,满意地将其投入香火箱,脸上立刻堆满笑意:“那还请二位明日准时来。”
趁着气氛转暖,沈折舟又取出两幅画像,递到小哥眼前:“在下有一事相问。这两人,你可曾见过?”
小哥眯眼细看,神情迟疑:“我每日见的人太多,记不真切……似乎是来过。”
见他不像撒谎,沈折舟也不再追问。
出了庙门,风一吹,桑雾才忍不住开口:“你怎地给他那麽多银钱?”
沈折舟轻描淡写地笑了笑,压低声音:“不给多些,他怎会答应?再说——袋里装的都是石头。”
“原来如此,我就说你不会这般大方。”
沈折舟却不服气,正色道:“我本就是大方之人。”
出门後,六陶靠在树干上睡得正香,嘴角挂着笑意,仿佛在梦中好事。
桑雾走近时,桃树轻颤,正好一片桃花落在她的鬓边,人面桃花相映红,宛如画中走出的女子。
沈折舟伸手摇醒六陶,语气干脆:“起来!回去了!”
六陶揉着睡眼,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问道:“头儿,你们见到朱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