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云欣喜若狂地走出了药铺后,眼看天色不早了,便加快脚步往她最近的一家名叫《大兴粮铺》的铺子走去。
这时候,粮铺也开始慢慢收拾起来,准备要打烊了。
林月云小跑着走进去,便看见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大叔在搬外面门口摆着的粮食进屋里,一个头胡子稍微有些白的,应该是粮铺的掌柜在在摆弄着算盘珠子。
看见林月云走进来,问道:
“姑娘?!要买粮食吗?”
“要买就抓紧时间了,再有一刻钟,我们就打烊了。”
林月云一听,还好,还赶得上,林月云四处打量一下,直接问:
“掌柜的?请问你们这里白米白面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李掌柜的看了一眼林月云,也觉得这个姑娘穿成这样?她要问白米白面?没有搞错吧?不管了,反正进门都是客,哪有把客人往外赶的道理?
于是,李掌柜的立马换上了职业微笑看向林月云说:
“姑娘?!目前白米白面的价格还算稳定,”
“白米要文一斤,白面要文一斤。”
“不知姑娘要多少?!”
说完,掌柜的怕林月云嫌弃太贵,便接着说:
“再过一个月的话,就是大秋收了,那时候可能会降一些。”
林月云听后,也觉得这个价格还行,能接受。
真要是等到稻子大秋收了再来买粮食?估计都得饿死好几回了。
接着,林月云便抬手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说:
“那就麻烦掌柜帮我先来o斤大米和o斤白面吧?!”
李掌柜的一听,有些不敢置信地看了看林月云,心想,这姑娘没说大话吧?
“姑娘?您确定要o斤大米和o斤白面吗?”
李掌柜有些不确定地直接问了出来。
“是的,麻烦掌柜的快点吧?我赶时间。”
林月云见掌柜打量了一下她的穿着,心想,果然,不管是古代还是在现代,都逃不掉人们看穿着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有钱。
林月云嘴角微抽一下,索性从背篓里的那个布包里掏出来两银子直接拍在李掌柜的柜台上。
掌柜见状,瞬间喜笑颜开,就连职业假笑都变得真切了许多。
掌柜的算盘珠子也打得飞快——
接下来,李掌柜的吩咐那位搬东西的大叔用两个麻袋分别装了o斤白米和o斤白面。
林月云也走过去看了一眼,现白面没什么问题,就是这个时代的白米似乎还有一些零零碎碎没有完全打开的谷壳混淆在里面,而且大米也有些外胚没有打磨干净,看着有些许泛黄。
林月云抓起一把闻了闻,感觉还行,米香浓郁,外胚都还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还没有完全把谷壳给清理得干干净净的。
不过,放进水里洗也是能浮起来洗干净些许,就没有说什么。
林月云心想:“可能也是这个时代给稻谷脱壳的技术还没到位所致吧?”
林月云一共买了o斤白米和o斤白面,一共花了一两零三百五十文钱。掌柜给林月云找了o文。
接着,林月云看到粮铺里有卖菜籽油和酱油盐巴的那些,也都分别买了五斤油和一斤限购的盐巴。
这时候的盐受官府管控,每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只限购一斤。想再多买的话,要有官府的确认文书才可以。
林月云没说什么,直接又付给李掌柜文。
最后,林月云把买好的油盐全部装进背篓里,还叫上搬东西的李大叔帮她把那一百斤的米面搬到附近没人的巷子里。
等人走后,林月云环顾四周,没人,便把大米白面全部收进了空间;一同收进去的还有背篓里的油和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