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今·集训
◎顾贝曼上课◎
《落泪之日》依旧空了一拍,尹宓的动作却稍微快了一点,她将双手延面向下滑动,露出的眼睛朝顾贝曼遥遥望了一眼。
顾贝曼的心乱了一拍。她知道尹宓没有听出来自己空出的那个让指挥落下指挥棒的一拍,今天尹宓抢先动作,是出于对自己的熟悉。即便是一个人站在冰场上,尹宓对于她会在什麽时候按下播放也有近乎直觉的敏锐反应。
这种条件反射比她在赛场上听到广播放出声的反应更快,所以她阴差阳错撞上了。
也就是说,比起自己的感官,尹宓更依赖对顾贝曼的判断。
有些人的眼神想要飘开,但职责又让她不得不瞪大双眼盯着尹宓的每一个动作。
尹宓向後滑出,紧缩的身体随着手臂的伸展慢慢仰开,像是在冰面上飞翔。
然後是第一个跳跃的间隙,尹宓做了个简单的一周跳。因为跳跃的难度减少,她後面的动作变得格外舒展,节奏与呼吸感都不错,也帮助尹宓摸冰起身时刚好合上“从灰烬中起身的,是接受判决的罪人”这一段。
过八个小节来到最後的高音,尹宓贴着一点点爬升的女高音向上伸展手臂,用力向上的动作有一种竭尽全力的张力。而後尹宓五指收拢,合上了寂静的瞬间。
扼住天才的喉咙,将他在人间最後的高音带走。
“漂亮。”顾贝曼低声喊。
短暂的寂静过後,来到了《震怒之日》的选段。这种突然的情绪变化是尹宓的短板,顾贝曼教了很久也没办法让她展现出横眉冷对的气势,只好退而求其次让她将情绪变成人的恐惧。
恐惧,尹宓最熟悉的一种情绪。
站上冰场的瞬间,节目开场的第一个音符,跳跃起来失重的感觉,时时刻刻心跳着的紧张都是恐惧的一部分。
人声吟唱着震怒之日,一次一次重复堆叠向上推动,于是尹宓随着短促的质问与应答,向前向後不断改变方向,在冰面上留下小弧度的冰刀痕迹。
顾贝曼盯着那些线条,确认它们清晰干净,并且在冰面上四处都分布着。她点了点头,又赶紧盯着尹宓的动作。
向前,擡起手臂做出乞求;向後,摆手表示自己别无他求。
肢体的动作有点僵硬,应该是不太适应这种情绪外放的大动作,顾贝曼在手机上记了两笔,仍旧需要进一步的情绪释放。
这个部分有两个跳跃,然後经由一个旋转进入下半段节目。
尹宓简单做了一下旋转的动作,向前加速擡起燕式,音乐随着她从裁判席方向滑过变成了萨列里的《震怒之日》,如同是她缓缓拉开的了这篇乐章。
而後在步伐里从对面长度滑动回来,手臂虽然仍旧像刚才那样动作幅度很大,却将线条柔和下来许多。
尹宓的上肢柔软感稍差,如果像前头那样直直伸出去,她还做得不错。这会儿要一种波浪般的柔韧,她胳膊支着,弯曲的很僵硬。
再记,上肢稍欠柔软。
但这个东西得怎麽练啊,顾贝曼稍微有点头痛。同样一个bodywave,有些人做是波浪起伏,有些人只能做出挺胸撅屁股的效果。
这真是天生的律动感。
尹宓果然还是更为擅长抒情,震怒之日这部分的动作都稍微有点问题。
哀钟间杂着温柔神圣的曲调响起,接下来的这部分顾贝曼认为是尹宓最能体会且发挥的部分了。
首先,它有词;其次,它里头的质问也是尹宓心头挤压着的火。只要尹宓愿意把它放出来,顾贝曼相信这个部分能跟短节目一样打动观衆。
只是这种情绪的释放需要消耗精力,顾贝曼希望能够让她在最重要的那场比赛里彻底爆发,而不是现在。
好第三条,稍微控制一下尹宓的情绪状态。
大一字进入步伐,这一段同顾贝曼当初的编排差别不算太大。但顾贝曼的表现显然更有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勇猛,而尹宓那种抱头鼠窜的慌张更像是一个普通人的疑问与解脱。
同样是一个捂着耳朵的动作,尹宓看上去就是“别说了我不想听”,顾贝曼就有一种莫名的“说了我也当没听见”。
顾贝曼往教练那边凑了点,对方下意识想挪开一些,听见顾贝曼有正事讲又忍住了。
“我觉得很多地方其实可以再‘尹宓’一点。”顾贝曼用手指弯了弯小兔子耳朵,“我毕竟风格要硬一点。”
“我们当时已经改过很多了。”
“嗯,看出来了,有些地方改的跟精神分裂似的,好在尹宓做不顺她自己就换了。”
因为尹宓的滑行并不算特别出色,所以她的步伐一向是以在规则允许内加入更多的双足与停歇动作为主的。
简单的道理,单脚跳比双脚跳累,还难。
分割的动作原本是应和音乐剧里男主莫扎特与衆人的一唱一和,,但做的有点琐碎。当时落选赛後顾贝曼有提出这一点,帮尹宓重新整理了一下,结果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步伐的冰面覆盖率不太好看了。
所以到目前为止,自由滑的步伐部分仍旧维持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