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真相小眉,朕不能让你走
燕儿已陪着小怜睡下了,这孩子如今懂事得让人心疼,从不给她添一点麻烦。
只是听着窗外雨声尖啸,燕儿心里却不踏实,闭上了眼睛,胸口便憋闷地喘不上气来,愈发觉得这雨声奇怪,再仔细听,才辨出了那阵阵急促的敲门声。
她顿时更加不安,转头看了一眼小怜,抚了抚她的额头。
披上外衣,燕儿打开了门,几个高大的影子映在她视线中,是陛下身边的人。
今夜的雨下得真大,四五把伞打在头上,才走进雨中,身上便湿透了,激冷刺骨的雨水直往她骨缝里钻。
燕儿哆嗦起来,问究竟是什麽事,身边的人也不说,就这样到了姜眉的玉芙殿。
通宫点着灯烛,今夜无月色,便亮得刺目,比不见五指的夜还要惊悸。
宫人奔走着,隐隐听到惨叫和呕吐声,一声比一声更凄厉,燕儿有些脚软,险些摔倒了地上。
走到寝殿前,她看到了身前被血浸染的天子。
顾元珩瞧见了燕儿,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拉着她便往寝殿里走,燕儿却愈发觉得脚步沉重。
原来那不是雨声,是哭声?是姜姑娘出事了?她在哭?
然後她走近,看到宫人们驯兽一般按着姜眉的手脚,用黄连汤往她口中灌,又用食着在她喉中搅弄,逼她吐出……
“你们,你们在干什麽!朕让你们救她……放开,放开她!若是弄伤了她,朕拿你们项上人头是问!”
姑娘是中毒了吗?中毒了要灌黄连汤催吐,也是常用的法子,再忍一忍吧姑娘……
姑娘她怎麽在哭呢?明明是那样坚强的性子,如今却被人这样牲畜一般对待。
燕儿的身子颤抖起来,她下意识甩开了顾元珩,即便是冒着大不敬之罪,向後退步。
她怕了,从前是畏惧天子,如今是畏惧这个人,也不知陛下从何时起变得如此薄情的。
李滁连滚带爬地跪至顾元珩脚下,惊慌道:“陛下息怒,娘子服了绞心莲,如今也只能用黄连汤催吐保全娘子的性命了!”
燕儿耳边嗡然,听不清顾元珩说了什麽,她回过神来,冲上前抱住姜眉,忍着泪水安抚她,求她千万要坚持下去,她要活下来。
不应当是这样的,为什麽?
陛下不是很喜欢姜姑娘吗?
他回来了,那姑娘就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蒙受许多不明不白的委屈,今日陛下不是还让人为她准备封晋的吉服吗?
陛下不是还答应小怜,今晚就要来看望姑娘吗?
是今晚……是陛下给姑娘喂药了,陛下不是来看望她的?
燕儿不敢转过头,她能做的只有紧紧抱着姜眉,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医叫人停下了,燕儿低头,才看见自己的衣袖被抓破了,半片断了的指甲扎在衣服上,就连她手腕上也有一处浅浅的指印红痕。
那是姜眉原本握紧的地方,她疼,痛不欲生,却也怕弄伤了燕儿。
姜眉昏死过去了,太医们也退了下去,几个年长些的女侍放下了床帐,脱了她的亵裤,用温水在她腿间擦拭着,燕儿也被请开。
然後她看到一盆又一盆的血水混织的东西被端出来,那便是姜眉满心期待着的孩子了。
燕儿坐在一旁的地上,等了整整一夜,顾元珩也是这样,天快亮的时候,太医说姜娘子的性命能保住了,後面又说了什麽但是的话,燕儿便忘记了。
那些话,她希望姑娘永远都听不到。
顾元珩没有等到姜眉醒来,他怔怔地停留在原地,像是困死在了那方寸之地,挪不动脚步,他回想着方才发生的一切,想起姜眉眼中含着明光对他说的话,对他的信任和期许。
他昨日为何想了那麽久,才来见她呢,他骗不得自己了,他是不敢来见姜眉,不是怕姜眉像素心一样对他隐瞒,而是怕她如自己一般……
是他曾想从姜眉身上找寻故人的影子,面对她纯挚的心意,他其实早就满心羞惭。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到了上朝时,朝臣因盐税一时吵得不可开交,顾元珩起身想要说些什麽,却忽觉头晕目眩,当着衆臣的面昏倒了。
朝堂之上乱作一团,六神无主,最终也只能看向了敬王顾元琛,他因眼疾多日称病不朝,这是他入秋後第一次上朝。
陛下的身子是一日比一日更差了,可再观敬王的面色,又何尝不是苍白不见血色,更不要说那双眼睛,从前何等敏锐威严,如今却枯槁蒙尘。
顾元琛什麽都没说,只是让衆人下朝,一切待天子醒後再议。
若是从前,他恨不得顾元珩就这样倒下,自此一蹶不振,他好代为议政,掌管朝堂。可是如今他却只能想到姜眉。
他什麽也都不在乎了,他只想见到姜眉,为此不惜大费周折,更不惜杀身之祸,也要费尽周折到姜眉的寝殿去。
万幸是在行宫,万幸如今皇帝病倒了,他还能在宗馥芬相助之下前往,终于又见到她了,她怎麽瘦了这麽多?
因为一直被灌黄连汤催吐,她的双目和面颊都浮肿着,青紫的瘢痕清晰可见,不知这一夜受了何种摧残。
顾元琛上朝前就知道了她的孩子没有保住,她至今还没有醒来,可能还不知道这个残忍的真相。
他缓缓走上前,姜眉却突然睁开了眼睛,她才刚刚从噩梦中惊醒,四肢更是酸软无力,喉咙好像被火灼烧过一般痛,让她想起当日行刺顾元琛前自己喝下的哑药。
药……昨晚的药。
那是一碗落子汤,也是一碗毒药,原来顾元珩不想让她留下这个孩子。
他想要她去死。
都是假的,这世上只有天子顾元珩,没有待她温柔坦诚的楚澄楚公子,她明明从一开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