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胤礽在最後一个折子上写朱批,疲惫的揉了揉太阳xue,说道:“皇阿玛,今日奏折儿子都批完了,请您过目!”
康熙优哉游哉的逗着最新的两只鹦鹉,喂了鹦鹉後,眼神都吝啬给他一个,头也不回的大手一挥:“不用看,朕相信你!”
“皇阿玛,那儿子就先回毓庆宫了。”胤礽说着就要行礼告退
自打皇阿玛在朝堂上宣布要禅位给他後,他这大半个月就一直被留在乾清宫。
皇阿玛美其名教导要把他留在身边,教导他处理政事,实际上是抓壮丁,政事全部都扔给他,皇阿玛自己在那边悠哉的品茶丶逗鸟……
好在他也是收获的,皇阿玛偶尔提点几句,都是登基多年的御人之道,每每都能让他醍醐灌顶。
看得出来,皇阿玛恨不得把他几十年的帝王手段都传授给他。
“回什麽毓庆宫,朕已经召了户部尚书入宫,一同商议广东海关税额之事。”康熙想也不想就拒绝了的请求。
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让儿子处理所有政事,他在一旁悠闲养生。
要是儿子走了,岂不是让他去看户部尚书那张褶子脸,那可不行。
胤礽无奈的仰头看着上头的雕梁,他快连毓庆宫的大门都不记得在哪个方向了。
“皇阿玛,儿子也是再不回去,弘晳和弘暄都要不认得儿子这个阿玛了。”胤礽叹气道。
他目光悠远,“小时候,皇阿玛再忙也会过来陪着儿子,如此对比,儿子这个阿玛当得委实不算合格。”
康熙一听,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太子小时候的模样,在襁褓里小小一个,他抱着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孩子。保成一直养在乾清宫,是他亲自抚养长大的孩子……
不久後这个孩子就要住进乾清宫,接过大清的江山社稷了。
“保成长大了。”康熙眼眶一热,看着比自己还高大的儿子,很是欣慰。
三十七年五月初一,是日大吉。
清晨,天边生气第一缕朝阳,康熙便擡手示意,殿外的礼官高唱:“禅位大典,始——”
钟声响起,胤礽从殿外走进来,他穿着皇太子的冕服,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踩得稳当。他走到殿中才停下脚步,对着御座上的康熙行三跪九叩大礼。
“儿子胤礽,拜见皇阿玛。”他的声音清晰,透过殿宇,传到广场上,连最前排的官员都听得真切。
康熙看着他,忽然想起他小时候的模样——那时他才五岁,小豆丁一样的身高,在景山牵着它的小马驹学骑马。不小心摔了下来落在泥地里,却没哭,反而一言不发得爬了起来,再次上了马背,稳稳的坐在了马背上,拉着绳子继续骑。
那时的大清的三藩之乱刚刚平定,百废俱兴,他日夜操劳,只盼着能给太子留一个安稳的天下。如今,保成长大了,能接他的担子了。
“保成,”康熙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朕在位三十七年,夙兴夜寐,惟恐有负苍生。如今朕年事已高,精力不济,特将大位传于你。从今往後,你便是大清的新君,需以百姓为念,以社稷为重,不可懈怠。”
梁九功捧着传国玉玺,走到胤礽面前。那玉玺用和田玉制成,沉甸甸的,压得人手心发紧,连心里也像是
他再次叩首,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儿子遵旨。儿子定当效仿皇阿玛,勤政爱民,守护好大清的江山社稷,不负皇阿玛所托,不负百姓所望。”
礼官再次高唱,声音洪亮:“新帝登基,百官朝贺——”
殿外的文武百官齐齐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得殿宇的梁柱都在微微颤动。康熙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胤禔身穿郡王朝服,和兄弟丶宗亲们跪在一起,他的脊背终还是弯了下去。他不甘心,可是却没有丝毫办法。
连最支持他的纳兰明珠都被皇阿玛罢了官,其馀依附的的官员也在皇阿玛正式宣布禅位给太子後,鸟兽四散,他什麽筹码都没有了。
都是兄弟,一个高高在上,他们却要匍匐在地,其他人也甘心吗?胤禔想从其他兄弟的脸上看出不甘。
他的目光一一扫过,老三神情平静,眼神里似乎带着几分颓废,看样子他是认命了。
再看老四,一脸严肃和平时没什麽两样,倒是看不出什麽心思,老九和老十那两个赔钱货笑得一脸开心,像是自己登基了似的。
胤禔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呼不出来,他跪的不甘心,可却不得不跪。他不是输给了胤礽,只是输给了皇阿玛!
康熙站起身,梁九功连忙上前搀扶,他摆了摆手,自己一步步走下御座的台阶。经过胤礽身边时,他停下脚步,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那肩膀宽阔而坚实,足以扛起这万里江山。
“走吧,”康熙轻声说,“朕带你去奉先殿,祭拜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