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宋家。
宋致英双手捧着升迁和擡旗的旨意,老泪纵横。他自从科举考得进士後,辗转在川蜀丶广东丶福建各地为官,从正七品县令到五品同知,终于在不惑之年晋升为正四品知府了。
传旨官差穆克登阿笑眯眯的看着他,拱手:“恭喜宋大人,贺喜宋大人,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多谢。”宋致英摸出一个荷包递到来人手中,“请大人喝茶的。”
穆克登阿连忙推脱:“宋大人太客气了,下官万万不敢当。”
他走近小声的说道:“下官是奉太子爷之命,还有书信和东西送到大人手上!”说完他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上面还有蜜蜡的封印。
宋致英不由想到了女儿宋攸宁,自从女儿入京选秀後再无音信,幸好亲家在京城,才打听到女儿落入了东宫。
得知这个消息,他和老妻相对无言,只能默默流泪。
他们从未想过女儿会入宫,本想等女儿选秀被撂了牌子回来,再挑选一个门登户对的人家说一门四角俱全的亲事,不成想天意弄人……
穆克登阿看着眼前险些失态的人,很是贴心的说:“宋大人切莫激动,下官後日回京前,若是送大人有书信或其他东西需要下官捎送回京的,下官回京前再来拜访。”
宋致英连忙道谢:“多谢这位大人。”
他抚摸着厚厚的书信,再看向一旁的差官留下来的两个箱笼,吩咐到:“来人,把这些人东西擡到太太的院中。”
西林觉罗氏一听到都是京城里送来的,惊得立刻站了起来,“当真?这些都是宁儿送回来的?快把书信给我看看!”
宋致英把信封放在桌在上,挑开蜜蜡的封印把里面的书信拿出来才发现有里面还有一个信封,信封上“阿玛丶额娘亲亲啓”这几个字陌生中又透露出一丝熟悉。
西林觉罗氏看不得他那犹豫的模样,一把抢过书信,女儿在信里除了日常的问候,还说她在毓庆宫过得很好,让家人里不用担心……
等看完书信,西林觉罗氏已经泪流满面了,“我的宁儿啊……”
宋致英也觉得眼眶一热,他是男人,男儿有泪不轻弹怎麽能像妇人一样流泪?他生生忍住了。
他宽慰妻子:“札克善,莫要难过了,你看宁儿进宫一年多,这字都写得有模有样了。”
哪像在家里时那样惫懒,怎麽说都不肯勤加练习。女儿的字进步神速,可依然有从前的影子,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西林觉罗氏把书信贴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和女儿的靠得更近,她娘家虽然是满族大姓可也只是一个旁支没落的人家,娘家阿玛早早去世,弟弟只是八旗步军营下属的一个小武官。
嫁给宋致英也不算下嫁,这麽多年嫁给丈夫她从未後悔过,可直到女儿选秀时她才感受到无权无势的苦恼。
西林觉罗氏忍不住责怪丈夫:“都怨你……”
如果宋致英能干点,官职再大一点,就能托人把女儿的牌子撂了,何至于到今日把女儿陷入深宫中。
“怪我,都怪我。”宋致英拍拍妻子的背,柔声安抚道:“咱们女儿是有福之人,未来会一声顺遂的。”
“女儿就算不入宫也是要嫁人的,你就当女儿远嫁了吧。”
西林觉罗氏睨了他一眼,“那怎麽能一样?”若是女儿嫁给其他人,她能时常与女儿通信,也是能见上面的,不像现在这样,相见之日遥遥无期。
宋致英虽然也疼爱女儿,可想的和妻子不一样。在他看来,这次家里擡旗和他升迁的事情,多半和太子爷有关,太子爷愿意提拔宋家,证明女儿在毓庆宫过得不错的,宁儿进入毓庆宫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他们就要往好处想。
“对了,年初时乌勒登来信说他升职了,升到正五品的步军校了。”宋致英突然想起这件事,眼里闪过光彩,“你说,会不会与太子爷有关?”
乌勒登是西林觉罗氏的弟弟,年轻时参加八旗步军营的选拔,做了七品城门吏。
宋致英对上妻子的眼神,点点头。
小舅子从七品升至五品,虽然京城的五品武官不值钱,可连升几级绝不可能仅凭着小舅子的个人实力能做到的,只能是太子爷出手了。
“老大不能再这样松散了。”宋致英决定今日以後要让大儿子头悬梁丶锥刺股,必须认真读书考取功名,不等给宫中的妹妹拖後腿!
八岁的小儿子也要抓紧了。
“额娘丶阿玛!”
说曹操曹操就到,大儿子宋文彦带着儿媳妇小西林觉罗氏来到了正堂,“阿玛,恭喜您升迁,以後您就是四品的知府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