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御书房内,满室凝重。
太子和几个阿哥丶重臣等垂首而立,平阳府地龙翻身的灾後事宜已经商议了几日,已经命人作先锋队带来一部分钱粮去平阳府救急,但新的奏报不断传来,这次灾情远比估计的要大。
御座上的康熙指尖叩着龙椅扶手,沉闷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马齐,此次户部能挪用的银两有多少?”
户部尚书马齐心里一颤,顿一下回道:“这……啓禀皇上,户部至多能挪出二十万两。”
胤礽垂眸,户部能拿出来的银子和他预想的差不离,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还未到夏收,前些日子刚刚修建加固了河堤也用了不少银子……噶尔丹等势力在一旁虎视眈眈,军需的银子是必不能动。
康熙擡眸扫过衆人,御座下方的几位阿哥神色各异,太子胤礽身着明黄常服,身形挺拔却眉头紧锁,似在思考什麽。
胤禔垂着眼帘,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玉带扣,有几分跃跃欲试的模样。
“诸卿可有良策?”康熙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震灾突发,朝堂上下都乱了阵脚。
“赈灾需粮丶需银丶需主事之人,粮银尚可从国库及各州调运,可这主事之人,谁愿前往?”
话音一落,殿内陷入死寂。
衆人都清楚,平阳如今是龙潭虎xue,如此大规模的地龙翻身往往有多日的馀震,且大灾之後常伴随着大疫,稍有不慎不仅无功,还可能性命难保!
总之,是个烫手的山芋。
胤禔斜眼扫了一眼衆人,暗暗思忖,这对他来说是个机会,如果办得好声望必定压过太子一头。他身形一动,刚想开口自请去赈灾,便听下方传来太子那讨人厌的声音。
“皇阿玛,儿子自请前往平阳赈灾!”
胤礽上前一步,躬身行礼,眼神坚毅:“平阳百姓受灾受难,儿子身为太子岂能坐视不理?恳请皇阿玛恩准,儿子即刻啓程,定当安抚灾民丶督办赈济,不辱使命。”
他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胤禔双手攥拳头,他就知道老二是想借此机会积攒功绩,显得他太子的能耐!
“保成!”康熙心里十分欣慰太子能在此时站出来,可平阳府凶险异常,他怎忍心让儿子去涉险?
“皇阿玛,儿子以为此举不妥。”胤禔忽然开口,语气看似在关心太子,“太子奶一国储君,平阳又逢大灾,若太子有个闪失,岂不让皇阿玛忧心?不如另选他人。”
康熙自然听出了大儿子的心思,眉头微蹙却未点破,老大和老二的纷争他一直都清楚,但只要不闹出大事,他不会予以干涉。
“大哥此言差矣,”胤礽擡头,眼神清正:“但正因为凶险才需有人前往。若孤因怕险而退缩,何谈为皇阿玛分忧丶为百姓谋福?”
胤禔像是被太子的一番豪言壮语气到了,也顾不得许多,立刻上前一步脱口而出:“皇阿玛,儿子也愿前往!”
胤祉和胤禛对视一眼,也齐声:“皇阿玛,儿子也愿前往。”
康熙目光扫过几个儿子,沉思片刻,忽然有了主意:“朕知太子一片赤诚丶一心为民,也信你能担此重任。但平阳灾情重大,仅靠你一人,恐难周全。”
顿了顿,提高声音道:“大阿哥你身为皇阿哥,当知百姓为社稷之本,又是自愿请命,着你随太子同往平阳,协助太子赈灾事宜。老三丶老四你们也一同前往协助!”
“儿子遵旨。”衆阿哥齐声应道。
胤禔心里不痛快,他们两人一同请命前往,皇阿玛却只夸了太子赤诚丶一心为民,那他算什麽,太子爷的雇佣吗?
“太子和大阿哥他们一心为百姓着想,可终究年轻气盛,不曾有过赈灾经验,尔等都是我大清的能臣,谁愿一同平阳赈灾?”
康熙这话虽然是对着所有在场的大臣说的,可目光看向的确实马齐。
马齐这些年官途亨通,一路高歌猛进成为皇上的心腹丶朝中重臣,皇上一个眼神他就能领会圣意思。
他站了出来,“啓禀皇上,奴才马齐愿前往平阳丶辅佐太子爷和大阿哥赈灾济民!”
“爱卿乃国之栋梁,朕心甚慰!”康熙大手一挥,“准了,卿乃户部尚书,即刻协调户部,调运内库粮米三十万石丶白银二十万两,尽快运抵平阳边界。”
“太子,你拿朕手谕调派五千禁军护送赈灾队伍,维持平阳府护送粮米丶银两,防止乱匪趁火打劫。也是护卫你们安全!”
“儿子遵旨。”胤礽心里松了一口气,此次去平阳手里有兵才更好办事。
胤禔低垂着头,看向御书房的大理石地板的目光,怨气一闪而过。他们一同出去赈灾,皇阿玛把兵权交给太子,明晃晃的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