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阳光透过雕花窗照了进来,驱走了凉意。
浓浓的苦涩药味充斥着大殿,宋攸宁枕着软枕倚坐,瘦削的脸上只有那双明亮的眼眸一如往昔。
她强打着精神,嘴角甚至牵起一丝极淡的笑意,望着坐在榻前的额娘。
西林觉罗氏紧紧攥着女儿冰冷的手,她泪水在眼眶里转了又转终是忍不住落下来,滴落宋攸宁的手背上,带着灼人的温度。
“娘娘……”西林觉罗氏声音颤抖,後面的话被呜咽堵住说不下去,她心痛如绞,这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您这一病……二阿哥他年纪还那样小,往後可如何是好?”西林觉罗氏想到小外孙,可眼神扫过四周却没看到二阿哥的身影,心里一惊。
“额娘,弘暄在乾清宫呢。”宋攸宁的手指在额娘掌心里微微一动,像是安抚,“生死有命,非人力可强求。太医已尽了力,女儿自己也……看得开了。”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弘暄,他是天家血脉,皇上总会妥善安置的,您不必为他有心,万事……皆有定数。”
“我去了之後,二阿哥的事情自有皇上安排。”
她的话说得委婉,但西林觉罗氏如何听不出其中的无奈与深意?女儿是怕宋家陷入皇家的争端,让宋家不要插手二阿哥的事情。
皇後养着的大阿哥,母族强盛,而宋家并无根基,一旦贵妃薨逝,失了生母庇护的二阿哥弘暄,在这深宫之中无异于无根浮萍。
宋攸宁却不欲再谈这个沉重的话题。额娘的忧虑她无法化解,再说下去,不过是徒增伤感。
她轻轻吸了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快些:“额娘,今日难得进宫,不说这些了。家里人近来可都好?”
西林觉罗氏闻言,忙用锦帕拭了拭眼角,强颜欢笑:“好,都好。你阿玛时常惦记你,你大哥春闱的也考中了,只是名次中不溜的,前日才殿试,现在殿试还未出名次,你阿玛担心他得个同进士……便有嘱咐你弟弟要用功读书,将来进士及第。”
她絮絮地说着些家常,试图驱散殿内的悲伤。
宋攸宁静静地听着,目光温柔。宋文彦春闱的消息她早就知道,只是想听着西林觉罗氏说,有一种听着妈妈家常的感觉。
“进士及第可是一甲呢,阿玛也给文轩太大压力。”
提起小儿子,西林觉罗氏脸上多了几分骄傲,“你弟弟读书争气,比你哥哥好些,但愿将来……”
“文轩是爱读书的。”宋攸宁唇边绽开一个浅的笑纹,仿佛阴霾里漏下的一线天光。“我记得他小时候,就最是聪颖好学,不像哥哥那般跳脱,总爱捧着书在跟个书呆子似的,那会儿他才这麽高点。”
她擡手比划了一个矮矮的高度,思绪似乎飘回了许多年前。宋文轩才五六岁,就老爱跟在她身後,像个小大人似的给她这个姐姐背新学的《论语》,摇头晃脑,一字不差。
而她这个姐姐,会做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糕点来奖励他,文轩虽然装作小太人,可却是个爱吃的,每次看到没事那双眼睛就亮晶晶的。
宋攸宁的目光看向远处,长叹了一口气。
她声音愈发飘渺:“大哥中了进士,文轩读书又好,额娘不必担心,他们能凭自己的学问立身处世,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做些实事,是顶好的福气。比那等靠着祖荫或是裙带关系,要踏实得多,也长久得多。”
她这话说得轻,可西林觉罗氏立刻明白了女儿的深意。女儿这是在告诉她,宋家未来的希望,在文轩这样凭真才实学考取出身的子弟身上,而不应完全寄托于二阿哥的身上。
这是在为家族指点迷津,也是在安排身後之事。
西林觉罗氏看着女儿疲惫地合上眼帘,呼吸轻浅得几乎察觉不到,心头又是一阵剧痛。她还有许多话想说,还有许多叮嘱要讲,可看着女儿这般模样,千言万语都堵在了胸口,她紧紧握住女儿的手。
宋攸宁眼睫颤动,缓缓睁开,对上额娘通红的双眼,她努力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诀别的不舍,也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
“额娘,回去吧。告诉阿玛,女儿……不孝,不能再承欢膝下了。”
她的气息愈发微弱,目光最後在额娘脸上停留了片刻,像是要将这至亲的容颜刻入灵魂深处,然後,无力地挥了挥手。
西林觉罗氏泣不成声,由宫人搀扶着,一步三回头地退出了内殿。
殿内,宋攸宁听着额娘远去的脚步声,胸口堵得喘不过气来,可是不止是清代,在现代她也有疼爱她的父母亲人在。
离别,是注定的。
飞雪和飞霜把西林觉罗氏送出了宫,又红着眼睛回来了。
宋攸宁扯出一抹笑,眼神柔和的看着陪伴了多年的人,“飞雪,之前问你的事情,你想好了吗?”
似是怕她多想,她又安抚道:“不要有所顾忌,你做什麽样的决定本宫都支持你,你们陪着我多年,本宫也盼着你们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