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新闻人在古代当首辅是谁 > 书铺(第2页)

书铺(第2页)

“回太傅,正是。”

李明章反复摩挲着手里的书,半晌才道:“这套书实乃寒门学子福音,老臣愿为这套书作序,若天下学子都能拥有这样一套书,何愁朝堂无实干人才。”

“多谢老师。”

让太傅这个当世大儒背书,替这套书打开知名度的事情已经完成,按理说谢怀川应该开心。

国库掌控在户部手里,也就相当于掌握在内阁手里,他之所以私下带着这套书来找老师,就是因为这套书在内阁那边不可能被允许刊印。

而这套书如果想在寒门学子之中快速推行,除了书的内容上乘,有知名度,还需要刊印量大且价廉。说来惭愧,作为一国之君,他的私库中并无多少现银。

江幼宜看着谢怀川心事重重的样子,突然开口:“陛下,可是在为银钱发愁?”

“爱卿有办法?”

江幼宜躬身上前:“臣斗胆,观书院占地面积极广,正在使用的书舍却不多,可以将空置书舍利用起来,打造成産销一体化的书铺,如此既能利用闲置空间,又能实现盈利,乃双赢之举。”

李明章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不可,书院是读书的地方,如此神圣,怎可沾染铜臭,士农工商,商排最末,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谢怀川眼神略过门外萧索的院落,略一思索,对李明章道:“老师稍安勿躁,且听傅卿怎麽说。”接着示意江幼宜继续往下说。

“稷下书院有着几百年传承,从书院走出去的寒门学子不知凡几,但能入朝为官的终究是少数。那些迟迟无法进入朝堂的学子要麽继续读书备考科举,要麽寻差事赚钱养家,如果书院开办书铺,也就能为学子多提供一份养家的差事。另外,书院有了自己的书铺,学子们也能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对于买不起书的学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书铺做成産销一体的优势自是不必多说,书铺和书院结合就是古代版的校企联合,既能整合资源,又能为书院学子提供就业机会。

“书铺能为学子提供差事,不无道理,只是经营一家书铺,一个账房和掌柜足矣,夥计并不拘泥于读书人,但爱卿所言似乎并非如此?”

“陛下敏锐,书铺所营无非是科举相关的书和话本,市面上书铺的书和话本来源刻坊,通常是分开经营,産销一体就是书铺和刻坊同时经营,这样可以把刊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刻坊所需多为工匠,暂且不提,再往前追溯,就是书和话本最初的来源,编书人和写话本的人。书铺可以成立专门的编辑部,招读书人进来专门编书丶写话本,还可以设置编辑,用来收集审核民间故事,科举用的参考书也可以根据考试进度随时更新。”

李明章眉头逐渐舒展,仔细想来好像确实于读书人有利,而且经营书铺听起来铜臭气没那麽重,只是手上这套书涵盖了所有科考层次,在他看来已经十分完美:“还能怎麽更新?”

“回太傅,现在这套参考书大多只是理论知识,想要通过科举,除了要牢记理论知识,还需要多做题。题又分为巩固基础知识点的题和与考卷相似的模拟题以及以往考过的真题,不同类型的题适合不同的备考阶段,每进行过一次考试参考书就需要更新一次。”

谢怀川目光不由自主黏在江幼宜身上,她此刻侃侃而谈的一举一动都让他想到当初在茶楼前初遇她的时候,明媚耀眼,如宝石般光彩夺人。

“陛下?”江幼宜已经说完,看谢怀川久不回神,忍不住开口。

谢怀川回神,下意识避开江幼宜的眼睛,修长的手指抵在下巴上干咳一声,掏出随身携带的银票递给她:“那这件事就交给爱卿来办,这些钱可够?”

江幼宜听闻一喜:“臣领命。”这样她就可以找机会溜出去,到玉清观找表哥了。

随後接过银票数数,有一万两,果然皇上就是皇上,就算囊中羞涩也能随手掏出一万两,她点头:“前期投入这些钱足够了。”

“前期?”他可没带太多钱出来,这要是下次江幼宜要钱他拿不出,可就有点丢人了。

江幼宜郑重道:“没错,陛下,扩大生産规模必然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她看着谢怀川的表情眨了眨眼,该不会这一万两就是他全部的家底了吧?

她适时改口:“到时候我们可以用盈利分红吸纳商户出资。”可怜的皇帝陛下,那就只能融资了。

“唔,那到时候再说。你现在先看着办,我只有一点要求,就是这套书务必要尽快推行出去。”谢怀川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已经在筹划让暗卫送信回去变卖私库里的珠宝字画了。

“臣明白,陛下心系天下学子,实乃万民之福,臣深感倾佩。请陛下放心,这套书将打造成我们书铺的特色,成为书铺的第一个赢利点。”先拍一拍谢怀川的马屁,到时候她好找借口溜去岳州。

谢怀川听着江幼宜话里的“我们”,满意地点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