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
奶奶去世半年後,金希从母亲那里听到一个让她意外又不那麽意外的消息——她爷爷想重新找个老伴儿。
李建业还真就去找媒人介绍去了。
“老爷子八十了还贼心不死,你爸上赶着给自己找後妈,我都替他们丢人。”金玉霞在电话中骂道。
金希随口问了句:“连一年都等不了吗?”
按照她们老家的风俗,老伴儿去世後起码得等一年再找的。
金玉霞叹气:“跟你说实话吧,你爷爷是看上镇上粮油店里陈家老太太了,但人家比他小十来岁,小店生意不错,又有闺女孝顺,看不上他,他一趟趟地跑得可勤快着呢。”
金希无语:“他想丢人现眼就去呗,我爸咋想的?干嘛帮着张罗?他不是最好面子吗?就不怕别人背地里说他对不起亲妈?”
“他还能咋想?他十有八九是看上人家的店了呗,在金钱面前,面子算什麽。”金玉霞道。
金希耸肩:“行吧,当我没问。”
金玉霞又道:“要我说还是得有个儿子,陈老太太要是有儿子你爸和你爷爷也不敢这麽明目张胆的……”
到这儿金希已经不愿意听下去了,说了句在忙,就挂了电话。
也不知从什麽时候开始,金玉霞总给金希打电话讲些家里的琐事,顺带地骂骂让她不痛快的人,或是自己的烦心事。
次数多了,金希莫名有个非常诡异的想法,感觉她妈好像把她当老公了。因为她妈没办法从她爸那里得到应有的情绪价值,因此才向自己索要,她想要自己理解她,与她同仇敌忾,可是凭什麽呢?
金希是在长大後才真切地意识到,在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追根究底带给她伤害的是爷爷和父亲,虽然说他们大多数的时间在沉默,蹦得最高的是奶奶,但奶奶其实只是凶手的一把枪,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工具承载的是主人的意志。
而妈妈,她原本也该是父亲的“工具”,只是她这个工具做得显然没有奶奶那麽称职,她左右摇摆着,偶尔给予女儿片刻温情,但大多数时间里又无法自拔地为她的儿子为那个家付出一切。
或许她潜意识里清楚这并不公平,对女儿不公平,对她自己也不公平。但又无法挣脱,因而她总是和父亲吵架。
其实金希唯一能给她的建议就是离婚,但她不会听,她固执地想将金希拉到她那套思维框架里,企图在固有的逻辑中得到一个不那麽痛苦的出路。
二人说不到一起去,金希也就不怎麽想听了,平均她妈给她打三个电话,她才能接一个。
接起来也是把电话开免提放一边,自己该做什麽就做什麽,有一搭没一搭地附和几句。
比如现在,她其实正在筛选简历。
两个月前,她正式被升职为研发主管,魏萱彻底撒手不管研发了,就连招聘也交给了她和人事负责。
去年公司业绩不错,今年研发团队打算再招七八个人。岗位一经发布,一夜之间就收到了上百份简历。
金希本来觉得在这麽多人里只录用七八个,选起来会比较为难。
但真正看了简历才发现她还是天真了。
里面有一半都是在乱投,她们一个IC设计类公司,最对口的专业是微电子,其次应用物理或者电子信息类也可以。
但是什麽土木的建筑的,环境工程甚至还有市场营销就真的是完全不沾边了。
只能说看得出来很多专业就业形势都很严峻了。
而除去这些胡乱投简历的,还有许多是简历写得乱七八糟连最基本的格式都没有的,或者简历吹得天花乱坠面试时一问三不知的,约好了来面试又反悔也不打招呼直接放鸽子的等等。
与这些人相比,金希其实宁愿选择零经验的应届生,勤奋又认真,无非就是多花点精力教一教就是了。
但魏萱不是很乐意,主要是怕带新人耽误项目进度。
金希想了想,换了种角度跟她解释:“其实应届生是最好教的,她们就像一张白纸,所以我去年创立的研发流程规范,可以直接让她们照着做。而经验太多的老油条们反而不行,就像我前公司的同事,他们已经在多年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逻辑,很难扭转过来。”
魏萱被说服了,但没完全服,要求必须给她至少找两个有经验的,剩下的可以是应届生。
金希只能继续投身筛选简历大业。
最终在面试了十几个人之後,成功发出去三份offer,结果其中两个人在入职前又发邮件说不来了。
仅剩的独苗入职的的前两天,金希注意到她都没带水杯,顿时打起十二分警惕,从魏萱那里薅了两袋挂耳黑咖,据说是什麽一串外国名字的豆子,不算很贵,但轻易买不到。金希听不懂,只觉得挺好喝的。
她借花献佛地拿去送给新员工,顺势旁敲侧击地聊了几句,比如“你住在哪里呀?远吗?”“这个咖啡挺好喝的,你试试,咦?你杯子呢?”
得知新员工回答说“刚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水杯在网上买的,还没收到。”後才放了心。
但魏萱安排的任务还没完成,应届生可以等下半年的秋招时去学校的招聘会宣传,但有经验的还差一个人。
金希隐隐有个想法。
来现公司後,她和崔晓琳也没断了联系,最近听说前司在裁员,虽然崔晓琳不在裁员名单上,但被裁员工的工作量算丢给她了,最近压力陡增,也已经在准备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