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把粥盛好,端到院子里的石桌上,对着云瑾和周敏喊:“快过来喝,粥要凉了!”他又朝着灶房喊了声,“林薇薇,过来喝粥了!”
林薇薇端着搪瓷缸走过来,坐在石桌的另一边,离云瑾有点远。她低头喝着粥,没说话,却在云瑾不小心把筷子碰掉时,先一步弯腰捡了起来,递还给她。云瑾接过筷子,说了声“谢谢”,林薇薇没应声,只是喝粥的度慢了些。
赵文斌也出来了,手里擦着块上海牌手表,表盘在晨光里亮得晃眼。他看见云瑾,撇了撇嘴,却没再说什么——大概是怕又反驳他。他坐在桌边,喝了口粥,忽然说:“听说公社下个月要招人去县里的化肥厂,要是能去,说不定就能留在县城,不用回村里了。”
周敏眼睛一亮:“真的?那怎么才能去啊?”
“得看劳动工分,还要看成分。”赵文斌得意地扬了扬手腕上的手表,“我爸托人给公社书记带了点东西,到时候应该能争取个名额。”他说着,又看向云瑾,“有些人啊,就算工分够了,成分这关也过不了,白搭。”
云瑾没理他,继续喝粥。林薇薇却放下了搪瓷缸,冷冷地说:“靠走后门争取的名额,就算去了化肥厂,也未必能长久。”
赵文斌脸色变了变,想说什么,却看见林薇薇眼里的冷意,又把话咽了回去。他闷头喝了两口粥,放下碗就回屋了,连手表都忘了擦。
院子里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院角那棵梧桐树的声音,叶子沙沙地响。周敏看了看林薇薇,又看了看云瑾,小声说:“其实化肥厂的活也累,我还是想等学校招工,当老师挺好的。”
“当老师要文化,还要看觉悟。”林薇薇拿起筷子,拨了拨碗里的粥,“沈文轩就是觉得当老师体面,才费劲心思要去县里,结果……”她没再说下去,只是叹了口气。
云瑾喝着粥,忽然想起顾衍昨天跟她说的话。顾衍说:“不管将来能不能回城,都要把日子过踏实了。多看书,多学本事,就算在村里,也能活得明白。”那时她还不太懂,现在看着林薇薇,看着周敏,忽然就懂了——日子不是靠别人给的,是自己过出来的。
喝完粥,周敏去洗碗,陈阳去晒玉米,院子里就剩下云瑾和林薇薇。林薇薇坐在石凳上,看着远处的田埂,忽然说:“上次我跟你说,跟顾家走太近会连累你,不是骗你。张家庄有个知青,就是因为跟地主家的儿子说了两句话,被拉去批斗了,现在还在公社农场劳改呢。”
“我知道。”云瑾坐在她旁边,“可顾衍家不是地主,他爸是被冤枉的。公社的人说了,等查清了,就能恢复名誉。”
林薇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希望吧。”她又看了眼云瑾口袋里的铜镜,“那镜子是顾衍给你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云瑾点点头,把镜子拿出来递给她。林薇薇接过镜子,摸了摸背面的梅花,指尖蹭过那些没磨平的毛刺,忽然笑了笑:“他手还挺巧的,就是没什么章法,这梅花雕得歪歪扭扭的。”
“挺好的,我喜欢。”云瑾把镜子拿回来,小心地放回口袋里。
林薇薇没再说什么,只是站起身:“我去帮周敏洗碗。”她走了两步,又回头说,“下午你去顾家,要是顾婶问起织毛衣的事,就说我最近有点忙,等过段时间再教她。”
云瑾愣了愣,随即笑了:“好。”
林薇薇转身进了灶房,云瑾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忽然松了口气。她知道,林薇薇对顾家的防备还没放下,对成分的顾虑也还在,但至少,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激烈地反对了。或许再过些日子,等她慢慢想通了,就能明白,人心的好坏,从来不是靠成分来判断的。
下午,云瑾拿着那本《数学手册》去顾家。顾婶正在院子里晒豆子,看见她就笑着喊:“云瑾来啦!快进来坐,我刚煮了红薯,还热着呢!”
顾衍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个刚修好的收音机,看见云瑾,眼睛亮了亮:“手册带来了?”
云瑾点点头,把手册递给他,又把铜镜拿出来:“昨天你给我的时候,我没仔细擦,今天擦干净了,你看。”
顾衍接过镜子,看了眼,笑着说:“擦不擦都一样,能用就行。”他把镜子还给云瑾,又把收音机递过去,“这个收音机修好了,你要是晚上想听新闻,就拿去用。”
云瑾接过收音机,心里暖暖的。顾婶端着红薯过来,放在石桌上:“快吃,刚从灶里扒出来的,甜得很。”
云瑾拿起一个红薯,剥开皮,热气腾腾的,咬了一口,甜得齁人。她想起早上林薇薇吃馒头的样子,忽然说:“顾婶,下次蒸馒头,能不能多蒸两个?林薇薇最近心情不太好,想让她也尝尝。”
顾婶愣了愣,随即笑了:“行啊,下次我多和点面。那姑娘上次来送菜,看着就挺实在的,就是对我们家有点生分。”
“她就是有点顾虑,过段时间就好了。”云瑾说。
云瑾吃着红薯,看着顾婶晒豆子,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虽然简单,却很踏实。晨雾会散,炊烟会起,只要守着本心,把日子过明白,就算在村里,也能看见晨光里的希望。
喜欢快穿之主神大人你别跑请大家收藏:dududu快穿之主神大人你别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