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天堂的来去不自由歌名是什么 > 第26章 一去不复返(第1页)

第26章 一去不复返(第1页)

现在,他完全记不起父亲的样子了。但看着照片,父亲是相当英俊的。

听母亲讲,父亲是个很负责任的男人,善良、聪明,也很优秀。而母亲之所以未再婚,是因为、太爱他父亲的缘故。

不过再说了,父亲一直回不了国,母亲即使想离婚,也离不了啊。

如今,高龄的曾祖父哈德里已经去世。在晚年,受到继承人、长孙德西流落异国不归的精神打击,他应该是十分痛苦的。

但是,司里有时提起父亲,也明显的感到哈德里的表情里,有一种除了痛苦之外的东西。

而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地感觉到,曾祖父对清朝之行、之战的炫耀中,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

即使明明是说到德军士兵如何神勇,如何将清兵和义和团打得落花流水,大家如何争抢战利品,他说着说着,目光中就会浑浊起来。

在那种炫耀之外,有痛恨、有鄙夷,也有一种懊悔或是心碎的表情。

司里知道,唯一明白父亲中国之行真相的人,就是曾祖父了。

可在他幼年时期,却总能听到哈德里对清朝的各种鄙视言论。

在曾祖这位睿智的长者眼里,那是一个根本没有任何文明和民主的世界。

往往提起一去中国便不复返的德西,哈德里总会有一种对那个国度巨大的憎恨。这种论调也影响了两位叔叔。

当然,这是大部分时候司里感觉到的。

因为祖父马丁早逝、父亲德西缺席,他最亲近曾祖父哈德里,所以更为留意。

在司里未成年时,曾祖父哈德里这个掌管了家族半个多世纪、有三代子孙的长寿老人一病而逝。

艾德勒克家族的远亲们纷纷聚会,商讨家族的产业分割事宜。

哈德里去世得突然,竟然没有留下任何遗嘱。

祖父这一生英明睿智、未雨绸缪、精于布局和规划,将家族产业两次挽救于战后的危局之中。直至oo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牢牢掌控家族各大产业。

老谋深算的曾祖却不立遗嘱这一点,大家谁都没想到。

年,德国和奥地利都废除了君主制,也就没有了法律意义上的贵族。

按照家族传统,虽然司里,是唯一的、直系的艾德勒克家族长子继承人,但是因为他的父亲德西不在,远亲们依然有各种理由,来分占家族产业。

可他这时才岁、找不到父亲。

此时众人表现出来的人情世故、尔虞我诈,他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厌恶。

哈德里在世时,因为德西的事,有明确的禁令,禁止家族中任何一个子孙再前往东方。所以,司里从来不能去。

而,那十年。文化革命,也截断了家族和德西之间的最后联系。

后来在大学里,司里读到了那段中国的十年历史,有时会莫名地担心。

要知道,那段时间,那个国家也是极度的排外,他的父亲很可能同遭不测。

在曾祖父去世之后的十几年,中德之间的贸易和外交往来逐渐频繁。

更可喜的是,在一年以前,父亲德西突然寄来了信和包裹,对分别二十多年的亲人们嘘寒问暖,却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只字不提。

母亲开始想与他频繁联系,面对母亲的终生等候,父亲语气中充满了愧疚,但是也同时称,有生之年不会再回德国。

谈论起曾祖哈德里的去世,父亲的语气中却总有讳莫如深的东西。无论如何,父亲都不愿透露,自己如今在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

等候了一生的母亲,未曾料到是这样一种结果。她不解,也因为痛苦而怨恨。

司里将这一切看在心里,却隐约感觉到自己家族的这个悲剧,一定是有根源的。

此时司里早已从慕尼黑大学毕业,为了有一天能去中国,能找到父亲,学了一肚子中文和历史。

他接手了部分家族产业。也在过去那些年,看厌了亲人争产的闹剧。

偌大一个家族,外表一副繁荣景象,充斥其内的却是各种勾心斗角,因为第一继承人德西不回来,为了财产争夺不休。

直到现在,叔叔和堂亲们都在各自霸占、管理着手下的企业,还忙着争权。

除了他自己,似乎根本没有人关心,他那一直孤独的母亲。

司里的心中一面被母亲这种永恒的爱所感动,一面又被父亲的抛弃行为煎熬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