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么瘦,衣衫还破。肯定吃不饱穿不暖。和自己两年前一样。
小可想起两年以来自己的境遇,就心有余悸。
那么饿,那么冷,那么孤立无援,到处伸手也要不到东西。当下就说。
“我们明天,去看看他吧。”
德西次日早饭跟比尔说了这事。
现在,他们这样的身份,有点余力帮大忙帮不了。但是周济、捐给别人一些多余的吃喝,还可以做。
德西去大队的时候,拎了二十多个鸡蛋,悄悄递给张山。张山媳妇是在市里的,他舍不得吃,要存着拿回家。
这一幕,被眼尖的来喜看到了。
老嫂子当时心里就窝火。
司马德倒是挺大方,一出手就是几十个蛋。
德西在农场干活儿的事,大队干部也没张扬,但还是有些话传了出去。这个人,有能耐,能到处挣钱。
村里的人家就缺吃喝。眼馋啊。
可是这位上次还打了一头野猪给大家分呢,有人念他的好。
分野猪的时候,来喜家也分了,她当时高兴。
可现在有那么多蛋,怎么不给我家分。
几十个呢,都给了张山,张山给他干啥了。
来喜回去就跟李川嚷嚷。
“你说,他媳妇顶了你的工。一点良心都没有,居然不见他送点啥谢我们!”
“我都看见了,给了张山一篓子蛋。也没有我们一个的!”
李川被她嚷得委屈。
“人家干活得来的,愿意给谁给谁。你说啥?”
“愿意给谁,就给谁?咋就不见给你?你的工都被她家抢了。都值不了几个蛋?”
李川不和她吵。但心里也别扭。是啊。
那么多蛋,匀我们十个也是心意啊……
这天傍晚,比尔嘱咐李婆婆提前煮了十个鸡蛋。
骑摩托颠簸,拿着熟鸡蛋不容易碎,还撕了一大块烧鸡,用油纸包好。这些给郑老师,能现场吃。
吃完晚饭,德西骑着他的摩托车,带着媳妇就去了富木。
从教堂去富木村,比去洪山村多三分之一的路,但有摩托车就不一样了,很快。
路上夫妻俩又再次交流了很多心得。关于如何在此刻形势下,给一个这样的人,把蛋送到他手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刚进村,就有认识他们的老乡,打了个招呼。
“司马,……德。”
“你好。那个郑老师,郑光明,住哪儿?”
“找他啊,我带你们去。”
老乡跟着摩托车走,德西也只得放慢度。这一路,便引得男女老幼都出来看。
之前除了鬼子骑摩托进村扫荡过,现在这是第二次,有摩托车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