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北宋县令庶女晋江 > 100110(第19页)

100110(第19页)

言外之意,毫无诚意。

风调似乎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一番说辞,哑口无言。雨顺有心帮着郎君和兄长解释,但还没想清楚措辞,就看见潘楼门口出现一抹熟悉的衣摆。

他连忙俯身:“郎君,属下办事不利,请郎君责罚。”

潘光摆了摆手,目光落在许栀和的身上,然后逐渐后移,看见站在许栀和身后一本正经的方梨身上,嘴角含着笑意道:“若是记得不错……我记得许娘子身边的姑娘名唤方梨吧。数月不见,方梨姑娘的口齿是越发伶俐了。”

方梨轻轻扯着许栀和的衣袖,本来不准备搭理这个初见即傲慢的人,没想到潘光得寸进尺,头也不抬道:“奴婢跟在姑娘、姑爷,梅相公、欧阳学士身后小心学着,就算再笨,也耳濡目染了不少东西,自然有所进步。倒是潘公子瞧着不如过去丰腴,可是这段时间用饭不香吗?”

潘光:“……”

他这些日子看着羊毛手衣、围脖卖脱了销,隔三岔五就会忍不住食欲不振、寝不得安,一来二去,本略圆润的身子也清瘦了一些。

开店做生意,他要追求的就是那种和善无害的圆润,现在事与愿违,方梨说这句话,算是准确无误在他心口上扎刀。

潘光脸色白了几分:好气,但还是得微笑。

潘楼的主人不愧是见过大风大浪的——潘光只脸上只凝固了一瞬间,又重新恢复了脸上无可挑剔的笑意,主动伸手做出邀请姿态:“方梨姑娘说话爽快,所言极对——潘某既然诚心想寻求合作,就应该亲自来求。”

许栀和看了一眼天色。

潘光像是看出她心中所想,主动道:“许娘子不必担忧,这雪,今日成不了气候。”

许栀和看着他一副笃定的神情,反应了一秒,很快就想明白了,她一边拎起裙摆跟在他身后上楼,一边不经意的询问:“看来百姓看布告所知的灵台郎气象,并不准确?”

潘光保持着领先的一步的位置引路,闻言笑着摇头否认:“非也非也。灵台郎乃司天监正七品的官员,事关百姓民生,怎敢胡乱谣言,要是传到官家耳中,罚俸尚且轻微,重则乌纱帽不保……只不过话是这么个话,但怎么表达,旁人又怎么解读,里面的门道可深着呢。”

许栀和:“本朝奉行厚以养廉,灵台郎身为正七品官员,每月俸禄三十贯不止,其中还不包含加俸和职田。你们是怎么说服他们同意的?”

潘光脚步一顿,朝着她伸出一根手指左右摇摆:“不不不,是‘他们’,不是‘你们’,此事可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许栀和眸光淡淡地看着潘光。

潘光神情自若地推开二楼雅室的门,先请许栀和进去,两人席地而坐后,他一边斟水一边解释,“灵台郎测算正月二十一、二十二会有一场风雪,去岁北方诸州丰收,粮食源源不断入送汴京城,粮商托灵台郎夸大风雪事实,让百姓提前购入粮食以备雪路封山、粮草不得入京之患。这样一来,滞销的粮油便足以脱手。”

许栀和:“二十一、二十二……和灵台郎推演说这几日,倒是也想符合。”

潘光弯了弯眼角,他的脸本就稍显富态和憨厚,笑起来显得越发温厚无害,他说:“对呀,从头到尾,一句谎言都没有噢。”

许栀和:“可是,雪后百姓会发现这只是寻常风雪,也不会影响生计。”

“是这个道理没错,”潘光说,“但百姓并不会计较这些。许娘子认为百姓眼中什么最重要。”

不得许栀和回答,潘光便自顾自接了话道:“是粮食。囤积再多的粮食,对百姓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金银玉器遇上战事、天灾或一文不值,但粮食米面盐,无论是太平抑或动乱,对百姓而言,都不存在贱价一说。因此二十一日风雪来时,百姓并不会纠结是不是司天监测算那般风雪异常,而是会感慨灵台郎算得真准,然后带动这几日没有囤积粮食的百姓,在雪后也囤积一波。”

“这样一来,不但能比平日更高的价钱卖出去岁的余粮,不必拖到陈粮再行销售。”

当年所收粮食称之为新粮,往昔年份收的粮食称之为陈粮,价钱每石相差五至九文不等。

潘光解释的详细,操作听着也不算难,不过是夸大了风雪大小,又压缩了时间,让百姓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应,最后匆匆购入粮商涨价之后的粮食,并在心中暗自庆幸自己买的早、买的及时。

能让百姓在自我庆幸中花钱,不得不说这批粮商很会观察人心。

许栀和一时间陷入沉默,房中只剩下温热的炉火缓缓燃烧的声响。

潘光道:“许娘子该不会以为这些个主意是粮商想的吧?那娘子可就大错特错了。粮商即便不来这么一遭,该赚的银钱还是赚,此事获利最多的,姑娘难道看不明白?”

许栀和说:“司天监。”

潘光用力地点了点头:“对,就是司天监。咱们就是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只想着自己吃饱肚子,家里人吃饱肚子,哪里想出这许多弯弯绕绕的东西?那些官员瞧着清风朗月的,可一个个的,心思可深着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在自己的脑门上指了指,语气颇为诚恳地劝诫道:“许娘子与他们打交道,可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许栀和听出他的话里有话,一双好看的杏眸中掠过浅笑,“潘郎君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那我真就说了?”潘光铺垫了这么一大圈子,终于能拨开天窗说亮话,他眯起眼笑,“常稷轩也是当官的,当官的心都脏,虽然现在许娘子瞧着是和常家姑娘联系,但依照我对常稷轩的了解,他可不是什么善茬,等日后羊毛手衣遍及全国,他难保不会有点旁的想法。”

许栀和顿了顿,缓声说:“我记得……潘郎君和常郎君是好友?”

“嗯啊。”潘光无所谓地点了点头,潘常两家三代相交,到了他们这一代,正好是第四代,两人也算是从小玩到大的交情。

“是好友不假,但生意场上的事情,谈人情可就没意思了。”潘光丝毫没有不该背后说好友坏话的觉悟,而是指着自己圆润的脸庞道,“言归正传,方才说到哪里来着?对,常稷轩年纪轻轻入仕,家中又有祖父、父亲两位大学士,仕途平步青云,若是日后他位高权重,起了旁的心思,许娘子细胳膊怎么拧得过大腿?”

他循循善诱,仿佛站在许栀和的角度替她考虑一般道:“我就不一样了,我一来无入仕之心,只想当个老老实实的商贾,赚些小钱填饱肚子罢了。”

许栀和打断他:“潘郎君,我想你需要知道,潘楼的一杯寻常香茗五两银子一盏。”

你管这叫小钱?

潘光的脸上飞快闪现了一抹尴尬,他轻咳了一声,紧接着说:“你与其跟他合作,不如与我合作,到时候契约到了官府过了公证,你我心中都有底,岂不妙哉?最要紧的是,常稷轩他还有官场的事情需要打理,常庆妤到底年轻,我就不一样了,我可以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保管出不了三年,姑娘的身家可以翻番。”

许栀和:“听起来似乎还不错。”

潘光眼神一亮,眼瞅着有戏。

“但是很抱歉,我先和庆妤约好了的,”许栀和语气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轻松写意,“若是叫我毁约,岂不是得罪了官商两道的常家?”

潘光:“这不必担……”

“而且庆妤知道你我不愉快,还曾与我说起你的好话,言辞之中,称你为‘潘光哥哥’,你这样编排他们,是不是不妥当?”许栀和语气无辜,眼神明亮澄净。

潘光:“……”

一旁的雨顺仰头望着横梁,同时忍不住在心中感慨:这横梁可真横梁啊。

他都有些觉得自家郎君不像好人做派了。

谁家一同长大的好友会在背后说人坏话,撬人墙角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