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1937年日记 > 第1章 据点的阴影(第1页)

第1章 据点的阴影(第1页)

第一章据点的阴影

(一)

秋老虎肆虐的九月,地里的秋麦已经长到半尺高,绿油油的叶片上挂着晨露,风过时翻起层层绿浪。李明远蹲在田埂上,手里捏着根麦秆,看着叶片上被虫咬出的小洞,眉头微微皱起。

“得找些烟梗来泡药水,”他回头对身后的英子说,“再这么咬下去,秋收要减产。”

英子正提着竹篮摘野菜,篮子里已经装了半篮马齿苋和灰灰菜。“王婶说她家还有去年的烟梗,下午我去讨点。”她抬头往镇上的方向望了望,那里的鬼子据点像颗毒瘤,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蓝天上拖出条污痕,“就怕他们这时候来捣乱。”

话音刚落,了望哨的铜锣突然响了——“哐哐哐”,急促而沉重,是现大队鬼子的信号。李明远心里一沉,扔掉麦秆就往晒谷场跑,英子也提着篮子跟在后面,篮子里的野菜颠得撒了一路。

晒谷场上,张大爷已经拄着拐杖站在石碾子旁,老郑正指挥着青壮往地道里搬粮食,妇女们抱着孩子往溶洞方向跑,孩子们则按照事先的安排,往各个路口撒上带刺的野枣枝——这是最简单的路障,能迟滞鬼子的脚步。

“多少人?”李明远抓住跑回来报信的狗剩。

“看不清,”狗剩跑得满脸通红,胸口剧烈起伏,“最少一个小队,还拖着两门小炮,往村口来了!”

张大爷的脸色凝重起来:“是冲着据点来的。赵文临走前说,鬼子要在镇上修炮楼,怕是来抓壮丁的。”他转向李明远,“不能让他们把人抓走,壮丁是咱们的根,也是地里的指望。”

李明远点头,目光扫过晒谷场旁的草垛——那里藏着王铁匠新造的五支“单打一”,还有二十个铸铁雷。“老郑,带两个人去东沟,把那几棵老榆树锯断,堵死他们的来路。英子,你带妇女孩子进溶洞,把暗门闩死。”他顿了顿,从腰间抽出那把磨尖的石刀,“我带剩下的人去村口,给他们放点血。”

(二)

村口的老槐树下,李明远和六个青壮埋伏在土坯房的墙后,手里握着“单打一”和土地雷。这土枪确实比以前的土炮准,就是装弹太慢,打完一得重新填火药、塞子弹,稍不留神就会炸膛。李明远摸了摸枪管,上面还留着王铁匠的手印,粗糙却让人踏实。

远处传来“咯吱咯吱”的车轮声,越来越近。李明远从墙缝里往外看,只见十几个鬼子兵推着两门小炮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三十多个被捆着的村民,一个个面黄肌瘦,走路都打晃——是从邻村抓的壮丁。

“狗娘养的!”老郑蹲在旁边,牙齿咬得咯咯响,“上个月刚抢了粮,这又来抓人!”

李明远按住他的肩膀,示意别出声。领头的鬼子军官举着望远镜,正打量村口的老槐树,眼神里带着警惕——大概是上次松井吃了亏,这次学乖了。

“放他们过来,”李明远低声说,“等壮丁走过一半,再动手。”

鬼子兵果然没敢直接进村,派了两个士兵去检查老槐树,用刺刀挑开树下的落叶,又用探雷器扫了扫,没现异常,才挥手让队伍前进。被捆着的壮丁们踉踉跄跄地走过老槐树,不少人往土坯房的方向瞟,眼里藏着希冀。

“就是现在!”李明远低喝一声,扣动扳机。

“砰!”土枪响了,子弹正中那个举望远镜的军官眉心,他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了下去。几乎同时,老郑把手里的铸铁雷扔了出去,“轰隆”一声,炸在鬼子的炮队里,两个炮手被炸得飞了起来。

鬼子兵瞬间乱了套,举着枪往土坯房扫射,子弹“嗖嗖”地穿过土墙,留下一个个小洞。李明远拉着众人往房后跑,边跑边喊:“解绳子!快给乡亲们解绳子!”

被捆的壮丁里有几个年轻汉子,听见喊声立刻挣扎起来,趁鬼子慌乱,用牙齿咬开身边同伴的绳子。一个留着络腮胡的汉子捡起地上的步枪,对着鬼子兵扣动扳机,虽然没打中,却把他们吓了一跳。

“往山里跑!”李明远指着村后的山林,那里有通往溶洞的暗道。

壮丁们跟着他往山里跑,鬼子兵反应过来,举着枪在后面追。跑到东沟时,老郑他们锯断的老榆树正好滚下来,横在路中间,把鬼子挡了个严实。

“炸炮!”李明远喊。一个青壮抱起炸药包冲过去,想把鬼子的小炮炸掉,刚跑出两步就被流弹打中,倒在地上。

“我来!”络腮胡汉子接过炸药包,弓着腰冲过去,趁着鬼子搬树的功夫,把炸药包塞进炮筒,拉了引线就往回跑。

“轰隆!”两门小炮全炸了,零件飞得满地都是。鬼子兵气得哇哇大叫,却被断树堵着过不去,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明远他们带着壮丁钻进山林。

(三)

溶洞里,英子正指挥着把壮丁们安置在石台附近,给他们递水递干粮。络腮胡汉子喝了大半瓢水,抹了把嘴说:“俺叫马大山,是西王庄的,多谢你们救了俺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