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1937年的历史 > 第27章 游击巧施八字诀钢火初显慑敌胆(第2页)

第27章 游击巧施八字诀钢火初显慑敌胆(第2页)

李明远没戳破,只是对李虎使了个眼色:“把山炮拆了,有用的零件全带走,炮管炸了,别留给鬼子。”又对老郑说,“看看有没有能用的子弹,跟伪军说的对不对,后天就知道了。”

拆炮时,李虎摸着被炸飞的炮轮,突然笑了:“连长,您这‘八字诀’真管用!以前咱打一仗得死好几个,这次就伤了俩,还是被碎石擦破的。”

“这才刚开始。”李明远擦着枪管上的硝烟,“‘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后面的仗还得这么打。”他指着远处的县城,“鬼子在城里驻着,咱就天天去摸他们的岗楼,偷他们的粮食,让他们睡不好觉,等他们累了乏了,咱再一锅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麻三带着偷袭队从草里钻出来,手里拎着个麻袋,打开一看,是五支三八大盖和十几个弹匣:“连长,从鬼子尸体上搜的,还有这个!”他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鬼子的布防图,是从那个小队长身上摸的。

“好东西!”李明远翻着布防图,上面标着县城里鬼子的粮仓、弹药库,还有炮楼的位置,“麻三,今晚就按这图,去摸东门的岗楼,那儿写着‘只有一个哨兵’,正好练练手。”

麻三拍着胸脯:“包在俺身上!保证连哨兵的裤腰带都给他们偷来!”

(四)

接下来的半个月,黑风口成了鬼子的噩梦。自卫军照着“八字诀”,把游击战术玩得炉火纯青:

——鬼子在县城里“驻”着,李虎就带着人夜里去“扰”。今天往他们的井里扔死老鼠,明天在他们的粮仓顶上扎窟窿,让粮食顺着窟窿往下漏,后天又在他们的马棚里放鞭炮,吓得马整夜嘶鸣,鬼子连觉都睡不安稳。

——鬼子忍不住了,派小队出来“剿”,自卫军就“退”进山里。等鬼子在山里转得晕头转向,又饿又累时,老郑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埋炸药,李虎带着机枪队在山头打冷枪,专打落单的,打完就跑,让鬼子连人影都抓不着。

——伪军去乡下“抢”粮食,麻三就带着偷袭队跟在后面“打”。等伪军扛着粮食往回走,麻三他们就从林子里钻出来,用土炸弹把伪军炸懵,然后抢了粮食就跑,还故意留下些写着“八路军在此”的布条,让鬼子以为是正规军干的,不敢轻易报复百姓。

最妙的是一次“敌退我追”。鬼子在山里被折腾了三天,没找到自卫军,带着伤兵往县城“退”,李明远带着人跟在后面,保持着半里地的距离。等鬼子走到县城外的石桥,老郑突然炸断了桥,李虎的机枪紧接着开火,把想泅水过河的鬼子扫倒一片,光俘虏就抓了二十多个,全是累得跑不动的。

县城里的鬼子军官气得把桌子都掀了,却一点办法没有。派大部队进山吧,自卫军早就没影了;派小部队吧,出去一个被收拾一个;守在城里吧,天天被骚扰,粮食弹药还总“不翼而飞”,连做饭的柴火都得派一个小队去山里砍,回来还得少一半。

(五)

这天傍晚,自卫军在黑风口的山洞里开庆功会。篝火上架着烤野兔,是王猎户的徒弟打来的,油滋滋地往下滴,香味飘得满山都是。

老郑清点着新缴获的武器:“捷克式两挺,三八大盖三十七支,手榴弹一百二十个,子弹三千多……还有两门迫击炮,就是缺炮弹,只有五。”

李虎正在教新弟兄用捷克式,嘴里念叨着“扣扳机要稳,别跟娶媳妇似的猴急”,惹得众人哈哈大笑。金哲则在给俘虏“上课”,教他们唱八路军的歌,说只要肯反正,就能跟着吃饱饭,有两个伪军已经偷偷抹眼泪了。

李明远靠在岩壁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踏实得很。穿越到这个年代快一年了,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能带着一群农民,用现代的游击战术跟鬼子周旋,甚至还能缴获这么多武器,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连长,”麻三凑过来,手里拿着个铁皮罐头,是刚从鬼子岗楼偷的牛肉罐头,“您尝尝,这玩意儿比咱的红薯干好吃多了。”

李明远打开罐头,牛肉的香味混着篝火的气息,让他想起现代市里的罐头。他突然觉得,这“八字诀”不仅是战术,更是生存的智慧——在敌强我弱的时候,不硬碰硬,不逞匹夫之勇,用脑子打仗,用巧劲取胜,这才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正道。

“后天,去县城摸弹药库。”李明远把罐头递给身边的伤兵,“布防图说弹药库后墙是土坯的,麻三,你带人和老郑配合,炸个洞进去,能搬多少搬多少。”

“中!”麻三和老郑异口同声地应着。

篝火越烧越旺,映着每个人的脸,亮堂堂的。远处的县城里,鬼子的炮楼还亮着灯,但李明远知道,那些灯光不过是强弩之末。只要他们坚持“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总有一天,能把那些灯一盏盏灭了,让这片土地重新亮起来。

夜风吹进山洞,带着烤野兔的香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希望。李明远握紧了手里的三把大盖,枪身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像握住了整个未来。

喜欢年的日子请大家收藏:dududu年的日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