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绝境
“林辰,这份离职报告,你签了吧。”
人事部经理将一张打印好的纸推到林辰面前,语气里没有丝毫温度,只有公式化的冷漠。办公室里空调的冷风直吹后背,林辰却觉得浑身烫,指尖微微颤抖。
他看着报告上自己的名字,墨迹还带着打印机刚吐出来的温热,却像一把冰冷的刀,割裂了他过去三年的努力。
“为什么?”林辰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试图维持镇定,但喉咙里的苦涩几乎要溢出来。
“公司优化结构,你的绩效连续两个季度不达标,这是董事会的决定。”经理推了推眼镜,目光避开林辰的眼睛,“补偿金会按规定放,你今天就可以收拾东西。”
绩效不达标?林辰愣住了。他明明是技术部最拼的人,为了那个智能调度系统,他连续一个月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多少次在公司的沙上熬过通宵,最终成功上线,为公司节省了近百万的运营成本。可最后,功劳被部门主管张涛揽走,他却成了“绩效不达标”的淘汰者。
他想争辩,想拿出那些熬夜写下的代码记录,想展示系统上线后的数据分析报告,但看着经理那副“多说无益”的表情,他突然泄了气。在这家论资排辈、靠关系上位的公司里,底层员工的努力,从来都不值一提。
三年前,林辰从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毕业,怀揣着对互联网行业的热情,挤进了这家业内小有名气的科技公司。他以为只要努力,就能闯出一片天,却没想到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收拾东西的时候,同事们要么假装忙碌,要么窃窃私语,没有人过来安慰他。张涛走过他的工位,拍了拍他的肩膀,假惺惺地说:“小林啊,别灰心,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光的。”
林辰抬头看他,张涛眼底的得意藏都藏不住。就是这个人,当初抢走了他的项目方案,现在又踩着他的肩膀升职加薪。林辰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却最终还是松开了。他不想在离开的时候,还要像个泼妇一样争执。
走出公司大楼,阳光刺眼,林辰却觉得浑身冰冷。他掏出手机,想给女朋友苏晴打个电话,却看到一条微信消息弹了出来,是苏晴的:“林辰,我们分手吧。我爸妈不同意我们在一起,他们希望我找个稳定的、有前途的男朋友,而不是一个连工作都保不住的人。”
仿佛一道惊雷在头顶炸响,林辰的大脑一片空白。他和苏晴在一起五年,从大学校园到毕业同居,他一直以为他们的感情坚不可摧,却没想到在现实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他拨通苏晴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冰冷的忙音。再打,已经提示对方正在通话中。他知道,他们之间,彻底结束了。
拖着简单的行李箱,林辰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城市的繁华与他格格不入,霓虹灯闪烁,却照不亮他前方的路。他想起远在老家的父母,他们一直以为他在大城市过得很好,每次打电话都叮嘱他好好工作,注意身体,他该怎么告诉他们,自己失业又失恋的消息?
夜幕降临,林辰找了一家廉价的网吧,打算暂时落脚。他打开电脑,看着屏幕上自己曾经写下的代码,那些密密麻麻的字符,承载着他的梦想和心血,如今却显得无比讽刺。
他在网上投了几十份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有回复的,要么是薪资低得离谱,要么是公司规模小得像个皮包公司。连续几天,他都在网吧和面试地点之间奔波,每天只吃最便宜的盒饭,整个人瘦了一圈,眼神也变得黯淡无光。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一则新闻推送弹了出来:“届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启动,冠军奖金o万元,优胜者可获得知名投资机构融资机会。”
林辰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o万奖金,可以解他的燃眉之急,而融资机会,更是他实现梦想的阶梯。他大学时的专业就是人工智能,虽然毕业後做的是软件开,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ai领域的研究,还自学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相关知识。
这或许,是他唯一的机会。
他立刻点开新闻,仔细阅读比赛规则。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初赛要求提交一份ai应用方案,复赛是方案答辩和技术演示,决赛则是现场开和成果展示。比赛还有一个月就截止初赛报名,时间非常紧迫。
林辰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报名参赛。他从网吧搬了出来,用仅剩的一点积蓄租了一个狭小的单间,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他买了一箱泡面和几瓶矿泉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没日没夜地构思方案。
他想到了自己之前做的智能调度系统,虽然被张涛抢走,但他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结合ai算法,开一款适用于物流行业的智能路径规划系统。这款系统不仅能优化配送路线,降低成本,还能根据实时路况和订单信息进行动态调整,提高配送效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完善方案,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请教了以前的大学老师,甚至在网上联系了几位ai领域的博主。有一次,他为了解决一个算法难题,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眼睛布满血丝,直到问题解决,他才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一个月后,林辰按时提交了方案。提交完成的那一刻,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快虚脱了。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等待和比赛,只会更加艰难。
第二章锋芒初露
初赛结果公布的那天,林辰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颤抖着鼠标,点开比赛官网的结果列表,目光快扫过。
“林辰——通过!”
看到这三个字的瞬间,林辰激动得跳了起来,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这一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
复赛在一个月后举行,地点在市中心的国际会展中心。林辰提前一天到达会场,熟悉环境。当他看到其他参赛选手大多穿着西装革履,带着专业的团队和精良的设备时,心里不禁有些自卑。他穿着一身洗得白的t恤和牛仔裤,手里只拎着一个装着笔记本电脑的背包,显得格格不入。
在签到区,他意外地遇到了张涛。张涛也带着团队来参加比赛,看到林辰,他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轻蔑的笑容:“哟,林辰,你也来参加比赛?怎么,找不到工作,想来碰运气?”
林辰没有理会他的嘲讽,只是淡淡地说:“重在参与。”
“参与?”张涛嗤笑一声,“这种级别的比赛,不是你这种失败者能参加的。我们公司的方案,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专家指导的,冠军一定是我们的。”
说完,张涛带着他的团队扬长而去,留下林辰一个人站在原地。林辰攥紧了拳头,心里的斗志被彻底激。他暗暗誓,一定要在比赛中证明自己,让张涛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复赛分为方案答辩和技术演示两个环节。轮到林辰答辩时,他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面对评委们严肃的目光,他没有丝毫紧张,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方案,从市场需求、技术原理到应用前景,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在技术演示环节,他打开自己开的系统,现场演示了智能路径规划的效果。当屏幕上显示出系统规划的路线比传统路线节省了o的时间和的成本时,评委们纷纷点头称赞。
“你的系统在实时动态调整方面,是如何解决数据延迟问题的?”一位评委问道。
林辰立刻回答:“我采用了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将部分数据处理任务放在边缘节点,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同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实时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确保系统能够快响应变化。”
评委们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给出了很高的分数。
而张涛的团队在演示时,却出现了意外。他们的系统在模拟真实场景时,多次出现卡顿和错误,无法正常运行。评委们提出的几个技术问题,张涛也回答得含糊不清,显然对系统的核心技术并不了解。
复赛结果公布,林辰以小组第一的成绩顺利晋级决赛,而张涛的团队则被淘汰。
看到结果的那一刻,张涛脸色铁青,恶狠狠地瞪了林辰一眼,转身离开了会场。林辰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他知道,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决赛的竞争更加激烈,共有o支队伍晋级,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人才和优秀团队。决赛要求在小时内,根据现场给出的题目,完成一款ai产品的开和成果展示。
比赛题目是开一款适用于医疗领域的ai辅助诊断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历数据和医学影像,快准确地诊断出常见疾病。
这个题目难度很大,不仅需要扎实的ai技术功底,还需要对医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比赛开始后,各个团队都迅投入到开中,会场里充满了敲击键盘的声音。
林辰也立刻行动起来。他先对题目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系统的核心功能和技术架构。然后,他开始收集和整理医学数据,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