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空间七零年代 > 第58章 打脸专家秦念堆肥让菜地肥力翻倍(第1页)

第58章 打脸专家秦念堆肥让菜地肥力翻倍(第1页)

便民维修点的成功,让秦念在家属院的人气和支持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每周六上午,那里几乎成了家属院最热闹的地方,不仅仅是维修,更成了信息交流和学习的角落。

天气越来越暖和,家家户户自留地里的菜苗都铆足了劲往上蹿,绿油油一片,看着就喜人。然而,细看之下,差异也显现出来。

秦念家那块被她精心规划种植的地,苗情明显高出一截,叶片肥厚,颜色深绿,透着股茁壮的生机。隔壁王秀芬、李桂兰几家跟着她学了点规划种植和标记方法的,长势也相当不错。

但大多数人家,还是沿袭着老法子,苗挤在一起,施肥也多是凭感觉撒点自家沤的农家肥,效果参差不齐。

这天傍晚,秦念在地里查看黄瓜苗的长势,顺手将一些拔下来的细小杂草和清理出来的老叶,堆在角落一个小坑里,又泼了点洗锅刷碗的泔水,用土稍微盖了盖。

李桂兰也过来地里,不解地问秦念:“念念,你这忙活啥呢?这些咋不扔远点,招虫子。”

秦念笑了笑:“桂兰姐,我在试着做堆肥。”

“堆肥?啥是堆肥?”李桂兰一脸茫然。

“就是把些烂菜叶、杂草、秸秆、柴火灰,还有农家肥等这些东西,按一定法子混在一起,让它酵腐熟了,变成更好的肥料。

这不仅比单用一样东西肥力足,还更温和,不烧苗。”秦念尽量用最通俗的话解释,

“就好比单吃咸菜下饭,跟有菜有汤搭配着吃,劲儿肯定不一样。这东西也得搭配,有的劲儿太冲,就得掺点别的中和一下,酵透了才好用。”

“哟,这么麻烦?俺们都是有啥肥上啥肥。”李桂兰觉得新鲜,但又觉得费事。

“我先试试看成不成”秦念没多说。

过了几天,后勤处负责家属院农副业生活安排的助理员郑爱国下来了解家属院的自留地种植情况,为改善家属生活做调研。

他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农校毕业,对种地很有一套管教,平时颇有些自信。

他背着手在地里边走边看,不时点头或摇头。走到秦念家地头时,他脚步停住了,蹲下身仔细查看那些明显比别人家粗壮一圈的菜苗,眼里露出惊讶。

“这地…伺候得可以啊!”他忍不住赞叹,“苗齐苗壮,土也松软,一看就是下过功夫的。这是谁家的地?”

旁边正好有军嫂在,接口道:“郑助理员,这是陆营长家秦念的地。”

“秦念?就是那个修好了向阳村抽水机的技术顾问?”郑爱国想起来了。

“对,就是她!手巧得很,种地也有一套呢!”

郑爱国来了兴趣,恰好秦念正提着水过来准备浇,他便主动上前搭话:“秦念同志,你好。我是后勤处负责生活服务的郑爱国。你这地种得真不错,有什么诀窍吗?”

秦念放下水桶,客气地回应:“郑助理员,您好。没什么诀窍,就是深翻了地,规划得细了点,在施肥上花了点功夫。”

“肥料?”郑爱国敏锐地抓住了重点,“你们家用的是什么肥?我看这效果不像普通农家肥。”

秦念便把自己正在尝试的堆肥方法简单说了说,提到了将不同材料混合、让肥料不酸不碱,劲儿更温和、控制水分和透气,使其充分酵。

郑爱国听得眉头微蹙。

他是科班出身,知道理论上有这么回事,叫做“科学积肥”,但这需要精确的控制和配比,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大规模推广,远不如直接施用现成的农家肥来得简单粗暴。

“秦念同志,你这个想法是好的,理论上也对。”

郑爱国语气带着些专业人士的审慎,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居高临下,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复杂啊。材料配比、湿度、温度,哪一样控制不好,要么不酵,要么烧苗,要么招虫惹蝇,反而麻烦。

咱们部队的副业生产,主要还是丰富菜篮子,得讲究个简便实惠。”

他言下之意,觉得秦念这套有点“纸上谈兵”,估计就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