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妈正在院子里捡豆角,框子里放着半框豆角,小盆已经装满了小半。“唉,雨水回来了,你们今天去哪里了?好玩不好玩?”
“我们去了长安街,可好远了,表哥还给我买大白兔奶糖,呐,给你吃,可甜了”雨水说着从兜里拿出一把奶糖,放在赵大妈手上,又剥了一颗递给赵大妈,昨天晚上,她和师娘睡,所以特别亲近。
赵大妈开心的含在嘴里,慈爱的摸了摸雨水的头,眼里的笑容化都化不开。
吕辰看了一下手里的蔬菜,和赵大妈菜框里的豆角,说道:“师娘,咱们今天晚上吃地锅排骨”。
“地锅排骨?这是什么菜?小辰你会做?”赵大妈作为大厨妻子,竟然没听过这个菜。
“听说这是河南那边的做法,一会我做给您看”,吕辰前世作为农家乐老板,地锅系列可以说熟得不能再熟。
说着,他就开始行动起来,将带回来的蔬菜洗好,排骨斩断成块,将大铁锅压在火上。放了一大勺油,抄起斩好的排骨倒入滚烫的锅底,“滋啦”一声油脂欢腾。挥动铁铲,排骨渐渐焦黄,浓香四溢。
接着,双放入葱段、姜片、八角、花椒、干辣椒入锅煸炒。香气更浓时,舀起一大勺黄豆酱倒入锅中。酱汁瞬间裹住排骨,酱香与肉香蒸腾交融。注入滚烫沸水,撒盐、淋酱油,盖上锅盖。
趁排骨炖着,又揉搓起玉米面团,揪下一块,熟练压成厚薄均匀的玉米饼。沿着锅边贴了一圈。
正炖着,赵四海师父带着表哥何雨柱一起到来,吕辰赶紧招呼:“赵师傅,你们等一下,再过半个小时就吃饭”。
赵四海看着大铁锅,有些不确定道:“小辰,你这个是东北学来的?”
“赵师傅,这可不是东北菜,这是我爹教我的,听说是河南那边的做法,叫地锅排骨”。
赵四海点了点头:“不错,酱香浓郁、汤汁醇厚,有些火候,这东西适合冬天吃。柱子,去把你三位师兄叫来,今天咱们喝一杯”。
何雨柱答应一声就跑了出去,赵四海问了吕辰一些地锅排骨的做法,吕辰一一答应。
很快三个师兄与何雨柱到来,赵师傅吩咐何雨柱开了一瓶酒,给大家满上。
赵四海尝了一块排骨,放下筷子,拿起酒杯抿了一口,目光扫过桌上的地锅排骨,又看了看徒弟们,最后落在吕辰身上。
“小辰,你这菜,有点意思!”赵四海兴奋道:“粗犷,实在,味儿足!用料不见得金贵,但这做法,这火候的把控,把最家常的东西做出了不家常的滋味!尤其这‘锅’和‘贴’的结合,是精髓!”
他斩钉截铁道:“依我看,这路子能走!不止是排骨,鸡、鸭、鱼、甚至大块的豆腐、白菜帮子,但凡能炖煮入味、能贴饼吸汤的,都能这么弄!完全可以做成一个地锅系列”
他又看向四个徒弟:“这菜你们琢磨琢磨!丰泽园里用不着这个,但你要记住这做法,这思路!以后若是自己支个摊儿,或是遇上需要量大管饱、味儿足解馋的场合,这就是招牌!老百姓就认这个实惠劲儿!”
几人听得连连点头,吕辰也是服了。
大师傅就是不一样,短短几句话,不仅精准地点破了这道菜成功的秘诀,更是一眼看穿了其背后蕴含的潜力和普适性,直接将其上升到了可以系列化推广的“地锅”概念。这份功力,这份对食材、对烹饪、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正是大师傅区别于普通厨子的地方!
“都愣着干什么?”赵四海大手一挥,“动筷子!趁热尝尝这‘地锅’的滋味儿!”
一时间气氛热烈,就连小雨水也是连吃了两个玉米饼,满嘴流油。
饭后,三师兄收拾洗碗,其他人坐在院子里聊着天,吕辰将今天在新街口那边购买四合院的事说了,以后兄妹三人就不回四合院居住了,又约好等新居落成的时候请大家吃饭。
赵师傅说:“我今天已经和老谷(丰泽园经理)说好了,以后给柱子每个月领块钱,每天带一个荤菜、一个素菜饭盒回家,你们把日子省着点过,再有我和柱子三个师兄帮衬着,总不能让你们三兄妹饿了肚子”。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