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 > 第46章 时代潮涌(第2页)

第46章 时代潮涌(第2页)

“个子高的,往前站!”

吕辰的个子在同龄人中本就鹤立鸡群,加上身姿挺拔,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被体育老师从初三三班的队伍里点中。

“你!”老师指着他,“站到旗手预备队这边来!”

吕辰依言走到操场中央划出的一片空地,那里已经站了十几个和他一样身高的男生。负责排练的总指挥,是学校的保卫,一位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年轻军人,姓周,穿着洗得白的旧军装,身姿笔挺如松,眼神锐利。他背着手,在旗手预备队前来回踱步,目光像尺子一样丈量着每个人的身高、肩宽和站姿。

他走到吕辰面前,停下脚步,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又伸手用力在吕辰肩膀上按了按,感受了一下稳定性和力量感,又示意他:“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吕辰立刻依言调整,目光平视远方,仿佛穿透了操场的围墙。一股无形的力量感从他身上散出来。

周教官满意的点了点头,宣布道:“好!就你了!站到最中间这个位置来!你是我们三中游行方阵的护旗手!记住,国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是国家的象征!护好这面旗,就是护住我们的尊严和荣誉!责任重于泰山!”

“是!教官!”吕辰按照指示,站到了队伍最核心、最醒目的位置。

其他被选中的同学也迅排好了队形。周教官开始讲解最基本的持旗、行进姿势和步幅要求。他示范的动作刚劲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韵律感。

“旗杆紧贴身体右侧!右手握杆,高度在腰带上方一寸!左手自然摆动!”

“挺胸!收腹!头正!颈直!目光坚定!”

“正步走!注意!抬腿!绷脚面!落脚要稳!要有力!砸地有声!体现出气势来!”

“听口令!一!二!一!……”

口令声在操场上回荡,汗水浸湿了少年们的衣衫。吕辰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感受着旗帜的重量,努力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踏得标准而有力。每一次抬腿落脚,都像是在丈量一种无形的责任。教官严厉的目光不时扫过,每一次都让他绷紧神经,力求完美。

训练间隙,吕辰走到场边树荫下,拧开那个军用水壶的盖子,仰头喝了几口凉白开,缓解训练的燥热。他低头看着手中这个磨得光滑、带着岁月痕迹的水壶,耳边仿佛又响起了武装部同志的话:“军人的水壶,装着的不只是水,更是行军路上的信念和战友间的情谊。”也想起了父亲,那个将生命献给信仰的烈士。

他摩挲着水壶上模糊的部队编号烙印,信念,责任,传承……这些沉甸甸的字眼,在这一刻,似乎与手中这面旗帜,以及这水壶承载的过往,奇异地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清晰而坚定的力量,注入他的四肢百骸。

经过连续十多天的训练,三中的方阵已经初见成效,学生们都疲惫不堪,教官今天特意让同学们按时放学。

吕辰骑车来到陈得雪老人家里,看看托陈得雪收集的书籍有成果了没。

“陈老!”吕辰敲了敲门。

陈得雪打开门,“小吕同志,你托我留意的那些‘乐谱乐理‘,可算让我淘换到一些了。费了点劲儿,有些年头了,但都是好东西,快进来看看。”

一边说着,陈得雪拉出一个旧木箱。他解开麻绳,掀开木箱盖,一股旧书特有的、混合着纸张、墨香和岁月沉淀的气息扑面而来。

吕辰的心跳瞬间快了几分,他凑近一看,箱子里满满当当,塞着各式各样的线装书、石印本、铅印本,有些书页已经泛黄卷边,却更显其厚重沧桑。

“您辛苦了,陈老!”吕辰感激又兴奋。

陈得雪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感慨,“这些书,搁在不懂的人手里是废纸,放你这儿,才算没糟蹋。书比人长情,好好待它们吧。”

“陈老,这些花用不少吧?”吕辰问道。

“对方要了一百斤玉米面,十五块钱,我作主答应了。”

“感谢陈老,这二十块钱先给您,稍晚我给您送一百五十斤玉米面过来。”吕辰骑车出去,不久回来,将两袋玉米面和二十块钱交给陈得雪。

回到家,吕辰小心翼翼地把木箱搬到书房,放在书桌上,几乎是屏住呼吸,一件件取出这些得来不易的宝贝。

他先捧起的是几本装帧相对较新,却透着学术严谨气息的书籍:王光祈先生的《东西乐制之研究》,书页里密密麻麻夹着写满德文、中文批注的纸条;杨荫浏先生那本厚厚的《中国音乐史纲》,封皮已经磨损,露出里面坚实的硬纸板;还有童斐先生的《中乐寻源》,散着淡淡的墨香。这些都是当前国乐研究领域最前沿、最系统的着作!

接着是更让他眼前一亮的宝贝:刘天华先生编着的《琵琶练习曲》!这简直是及时雨!他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清晰的工尺谱和指法图解,正是王澜亭先生要求他打基础的利器!旁边还放着几本薄薄的册子:《笛谱》、《箫谱》、《三弦谱》,虽然简单,却是实实在在的演奏法门。

箱底还压着几本大开本的旧谱,吕辰抽出一本,封面上是苍劲的毛笔字《弦索备考》!另一本是《遏云阁曲谱》,翻开来,里面用工尺谱记录的昆曲唱腔婉转曲折。这些珍贵的古谱集,承载着几近失传的雅乐传统。

更让吕辰感到意外的是,箱子里竟然还有几本西方音乐的着作。一本是厚厚的普劳特(ebenezerprout)的《和声学理论与应用》(harony:itstheoryandpractice),书页边缘有钢笔标注的中文翻译;另一本稍薄些的是该丘斯(percygoetschi)的《曲式学大纲》(thehoophonicforsofet)。这两本书在五十年代初的北京,绝对是稀罕物!

看着这些书,吕辰仿佛能触摸到那些跨越时空的智慧和韵律。有了这些书,王澜亭先生布置的乐理、音乐史和琵琶指法功课,终于有了坚实的支撑!特别是那本《琵琶练习曲》,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训练手册。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